2024年上市公司分紅、回購規模均創歷史新高——資本市場環境持續優化

        中國證監會近日披露,2024年,上市公司實施分紅2.4萬億元、回購1476億元,均創歷史新高。 去年以來,在政策引導和鼓勵下,上市公司不斷增強分紅意識,提高分紅水平,持續回報投資者,同時加大回購力度,對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提振市場信心發揮了積極作用。

       分紅屢創新高

       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分紅情況持續好轉,越來越多公司加入到用“真金白銀”回饋投資者的隊伍。 證監會數據顯示,不僅在2024年,2023年A股共3855家公司現金分紅,分紅總額2.2萬億元,刷新了當時的歷史紀錄。

       在業內人士看來,2024年分紅金額再創新高,體現了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成效,也反映出上市公司對股東回報的重視和資本市場環境的持續優化。

       中國銀河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楊超認為,分紅的基礎是上市公司的品質和盈利能力。 分紅增長說明2024年A股上市公司整體經營情況在逐步轉好,大股東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看好,對投資者的回報和重視程度也在增加。

       上市公司分紅水準的提升,源於分紅激勵約束機制的完善。 2023年12月,證監會修訂完善了《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和《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交易所同步修訂相關自律監管規則,進一步明確現金分紅導向,推動提高分紅水準,對不分紅的公司加強披露要求等制度約束督促分紅。

       2024年3月,證監會印發《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 4月,修改《股票上市規則》,對有盈利且有盈餘,但不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實施風險警示; 11月,證監會發佈《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鼓勵上市公司依法合規運用併購重組、分紅、回購等方式,推動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品質。

       “過去一年來,政策多次強調分紅,對分紅的次數、比例和節奏提出新要求,這是在提升公司質量的基礎上,要求上市公司以更穩定的方式回饋投資者。” 楊超說,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實施,將持續提升上市公司治理能力和水平,同時在加大分紅力度的影響下,增強投資者的獲得感。 通過分紅,投資者會增加現金供自由支配,有助於投資者更加從容地面對市場短期波動,從而更堅定地踐行長期理念。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認為,眾多政策利好有助於上市公司通過高品質分紅政策提振投資者信心,提升公司市值,進而推動股市整體投資回報。

       回購持續升溫

       除了分紅,2024年上市公司回購也持續升溫,並呈現出積極變化。 特別是在「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工具落地后,推動上市公司回購增持熱情進一步上漲。

       2024年10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發佈《關於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支援其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政策工具實施以來,金融機構積極回應並推進相關業務。 截至2024年末,金融機構已和超過700家上市公司或主要股東簽訂股票回購、增持貸款合同,金額超300億元,2024年全市場披露回購、增持計劃上限接近3000億元。

       “政策支持解決了上市公司回購資金的難題,使回購更加可行和有效,而貸款的低利率和便利性進一步激發了上市公司回購的積極性,推動了回購市場的繁榮。” 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認為。

       除了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為更好支援資本市場穩定發展,央行還於去年推出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表示,在股票市值被明顯低估時,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和證券機構從自身利益出發,將有足夠意願運用兩項工具提供的低成本增量資金回購或增持股票,這樣就形成了內在的穩定平衡機制,能夠有效發揮穩定市場作用,遏制市場負向迴圈。

       相比往年上市公司的回購用途多用於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2024年的“註銷式”回購明顯增多。 去年4月發佈的「新國九條」明確提出,引導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后依法註銷。 楊超表示,將回購股份用於註銷能夠永久性減少公司的發行股本總量,直接提升每股收益。 回購註銷還可向市場傳遞管理層對公司未來增長和盈利前景充滿信心的強烈信號,提振投資者信心,促使股價更好反映公司的內在價值。

       有望保持活躍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座談會,進一步發揮政策工具穩定資本市場作用。

       金融機構在會上表示,主動開展市值管理的上市公司是經營效益較好、管理層對自身業務發展有充分信心的優質企業,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有望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下一步將充分發揮客戶和網點優勢,持續完善對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實現銀行與企業共同發展。

       鄒瀾在此前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前期實踐經驗,進一步完善工具設計和制度安排,不斷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相關企業和機構可根據需要隨時獲得足夠的資金以增加投資。

       “2024年,A股上市公司的回購增持規模和家數遠超2023年同期,這顯示出上市公司回購增持的熱情高漲。” 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認為,2025年在政策的持續鼓勵和引導下,上市公司的回購增持活動可能繼續保持活躍態勢。

       楊超認為,隨著上市公司經營狀況持續改善,政策也將繼續鼓勵上市公司分紅,預計將有更多公司加入分紅甚至多次分紅的隊伍,這將顯著增強投資者獲得感,引導其長期持有股票。 同時,這對公司的品質和治理能力也提出要求,對市場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

       對於更好提升分紅水準,李湛建議,一是完善分紅激勵機制,對分紅比例的考核標準進行細化。 二是優化稅收政策,分梯度適當降低分紅稅率,尤其是對長期持股的個人投資者減輕稅負。 三是平衡分紅與再投資,鼓勵企業在回報股東與長遠發展之間找到平衡點,避免部分公司“高分紅低投入”的短期行為影響其研發投入和長期發展。 四是提升資訊透明度,加強對上市公司分紅計劃和實施情況的監督,確保分紅政策落到實處,防止出現“高承諾低兌現”現象。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