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 革新謀發展 奮進開新局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4月14日在立法會發表就任後的首份施政報告,明確提出2025年施政總體方向是“加力多元、改善民生、提升治理、融入國家”。他表示,本屆特區政府將始終秉持改革創新、實幹擔當、銳意進取的精神,與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一道,革新謀發展、奮進開新局,推動特區各項事業高品質發展,實現法治澳門、活力澳門、文化澳門、幸福澳門的美好願景。
橫琴是“破局”關鍵所在
“本屆政府將把高品質實現橫琴合作區第二階段發展目標作為重大任務,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個要看’重要指示,牢牢把握‘澳門+橫琴’定位,以澳琴一體化為目標,以法律制度創新為突破口,大刀闊斧、勇於創新,加力推進合作區建設取得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和成效。”岑浩輝強調。
他指出,要系統梳理目前對澳門居民到合作區生活、就業及創業造成限制、不利於澳琴一體化發展的法律法規,加快修改和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在政策協調、規則制定、資金投入、聯合招商、專案建設等方面投入更多澳門的資源和力量。加強澳琴產業聯動協同發展,促進澳琴中醫藥產業深度聯動發展和兩地資金跨境便利流動,推動澳門科研專案在橫琴落地轉化。
報告強調,深化澳琴互聯互通,強化“硬聯通”,推進通關便利化,推進橫琴“單牌車”經橫琴北上,優化跨境交通,研究澳琴聯通的新通道;深化“軟聯通”,優化分線管理政策,推動“一線更放開”,促進人員、貨物更加高效便捷流動。
奮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
“做好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個必答題,是特區政府施政的首要任務。”岑浩輝指出,本屆政府將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主動作為,細化“1+4”多元產業發展規劃,開展分類制定新興行業的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探索採取更多創新型、引領性政策改革。
豐富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內涵,向國際展現澳門豐富的“旅遊+”元素。加快培育和發展重點新興產業,運用“以醫帶藥”模式,助力中醫藥產品以葡語國家為切入點,逐步開拓非洲、歐洲、東南亞等區域市場。加快發展現代金融業,持續推進“數位澳門元”研發工作,計畫於2025年底完成核心系統構建。發展適合澳門的高新技術產業,推出“企業創新研發資助計畫”。
全力為民創造美好生活
“民生為大,優先保障本地居民就業。”岑浩輝指出,本屆政府將堅持把市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市民的柴米油鹽放在心上。在量入為出的原則下,精准幫扶“一老一小”、殘障人士和弱勢群體,兜住兜牢民生底線,促進社會公平。
推動福利向低收入群體和弱勢、困難群體傾斜,養老金調升至每月3900澳門元,敬老金調升至每年10000澳門元。“多管齊下積極應對少子化問題,創設育兒津貼。”岑浩輝說,向澳門永久性居民中未滿3歲的嬰幼兒每人發放每月1500澳門元、每年共計18000澳門元的津貼,出生津貼調整至6500澳門元,加強對新生兒家庭的經濟支援,鼓勵生育。
“青年就業創業事關澳門長遠發展,特區政府將多措並舉為青年就業創業創造更多機遇和條件。”岑浩輝強調,為青年構建“學業、就業、創業、事業”全鏈條支援服務體系。
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岑浩輝強調,澳門特區將以“北上、南下、西進、東拓”為策略,“北上”,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加強與內地省市合作;“南下”,拓展東南亞、南亞市場,聯動開拓東北亞市場,助力“一帶一路”建設;“西進”,加快建設橫琴合作區,聯動拓展粵西地區發展;“東拓”,出海開拓國際市場,加強與葡語以及西語國家經貿金融合作和人文交流,強化內聯外通,更加積極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健全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的機制,在國際舞臺上展現更大作為,打造國家高水準對外開放重要的橋頭堡。
報告明確,協調推進“內地、香港、澳門三地共建單一自貿區”建設;爭取國家支持在澳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打造開放、共用的“一站式”“全鏈條”公共轉化平臺,逐步將其建設成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雙中心”。
推動更多葡語國家產品進入大灣區市場,將澳門打造成為葡語國家產品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首發地”,為大灣區內地9市與葡語國家深化對接創設更多場景。
岑浩輝強調,新一屆政府已設立6個領導小組及工作組,未來將根據施政工作推進和發展需要,設立更多跨範疇、跨部門的協調機制,打破部門壁壘,促進跨部門工作高效協同、整體聯動、提升效率,確保各項改革舉措和施政工作順利推進。
- 2025-05-09
- 2025-05-09
- 2025-05-09
- 2025-05-09
- 2025-05-09
- 2025-05-09
- 2025-05-09
- 2025-05-09
- 2025-05-09
- 2022-03-11
- 2023-01-12
-
2025-02-10
넗 人勤春早
- 2024-07-16
- 2022-12-15
- 2022-05-12
- 2024-01-04
- 2023-01-12
- 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