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綜合征不用怕 專家支招來調整

        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  隨著春節假期結束,許多人開始重返工作崗位,然而,不少人感到精神不振,甚至出現胃脹、胃痛等消化系統不適。 這種在長假結束后重新投入工作所表現出的身心不適,可能是「節後綜合征」。。 醫學專家提示,節后綜合征並非疾病,可以通過心理放鬆、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適當運動來調節,從而加速恢復良好狀態。

       “節後綜合征通常表現為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等。”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陳寧說,這些癥狀源於假期生活與日常工作間的巨大反差,導致身體和心理難以迅速適應。 此外,假期中頻繁攝入油膩、辛辣、生冷等食物,容易引發消化不良,出現胃脹、胃痛、反酸等癥狀。 作息不規律、熬夜等行為也會擾亂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導致胃酸分泌異常,進一步加重消化負擔。

       如何應對節后綜合征? 專家建議,輕微的節后綜合征可以通過自我調整來緩解。 包括調整作息,確保每天按時起床、睡覺,讓身體逐漸適應新的作息規律; 注意飲食調理,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糧等,避免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讓腸胃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

       陳寧表示,節後飲食可每餐吃到七八分飽,有助於維持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 吃東西時要充分咀嚼食物,讓其變得更細碎,從而減輕消化系統負擔,讓身體更好地吸收營養。 同時,每天要保證足夠水分攝入,多喝水消化系統才能更加順暢。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發佈的節后綜合征健康科普,適量運動對重新平衡生理和心理狀態也必不可少。 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慢跑、游泳、球類運動等,讓身心都得到放鬆和愉悅。 應正確認識「節後綜合征」 不必過分焦慮或擔憂。 可以設定一些小目標,如每天完成一定量的工作任務,逐漸找回工作狀態,多與同事、朋友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共同面對工作挑戰。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