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勇爭先,再上臺階——福建愛拼敢贏展現經濟韌勁

 

       東南勝地、愛拼敢贏。

        福建是改革開放的重要先行地,有堅實的實體經濟、多區疊加的政策優勢,承擔著先行先試的多重使命。 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福建要“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

      牢記囑託、踔厲奮發。 福建以約佔全國1.3%的土地、3%的人口、3%的能耗創造了全國4.3%的經濟總量。 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達5.77萬億元,位居全國第八位。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

       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圓滿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經濟大省要挑大樑。

        發揮福建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歷次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福建省錨定歷史使命,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以一域之光為全域添彩。        闖新路 實體經濟增動力

      初夏時節,八閩大地萬木蔥蘢、碧水濤濤。

      走進泉州的晉江等地,鞋廠遍佈、品牌林立。 從家庭作坊起步,到入選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依託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泉州體育用品產業持續走出上揚曲線。

       扭住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福建爭當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排頭兵。

這是2024年7月4日拍攝的福州高新區全景(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智改數轉”鞏固傳統產業優勢。

       2024年,福建實施2205項省重點技改專案,技改融資專項規模擴大至近400億元。 累計為9000多家企業提供數位化解決方案,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位化企業佔比保持全國前列。

        通過植入創新“晶元”,一片玻璃、一雙鞋、一塊布被賦予了澎湃的新動能。 緊抓新能源浪潮研發「更聰明」的玻璃,福耀玻璃市佔率穩居全球首位; 從前端到後端全面數字化轉型,安踏體育持續領跑中國運動品牌市場。

這是在安踏982創動空間拍攝的一雙高科技運動鞋(2024年8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立足資源特色攀「高」向「新」。

         赤鑒湖畔,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的“燈塔工廠”里,每1.7秒生產一塊電池;廈門鷺島,“芯—屏—端—軟—智—網”一體的新型顯示產業生態圈加速構建。

這是位於福建南安的全球首個「綠色黑燈工廠」科牧綠色黑燈工廠,該廠佔地100畝、總投資8億元,借力數位化、智慧化,每年可節約用電超1億千瓦時,減排超1.8萬噸,整個工廠每年可生產450萬套智慧馬桶(2024年12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以新能源、新一代資訊技術為代表,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正在福建崛起。 海關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福建「新三樣」出口323.3億元,同比增長19.2%,佔全國出口總值的13.1%。 福建省工信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施惠財表示,全省工業戰新產業占工業總產值比重已從「十三五」末的19.7%增長到如今的28.8%。

       緊抓「四鏈」融合提升創新效能。

在位於福建福鼎的福建品品香茶業有限公司的白茶智慧化精製生產流水線車間,工人在挑選茶梗(2025年4月16日攝 ,手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沙縣小吃、福鼎白茶、上杭金銅冶鍊、仙游工藝美術,依託全省縣域經濟強、特色鮮明的發展特點,福建在縣域重點產業鏈上抓創新。 聚力「四鏈」融合,全省83個縣級行政單位已梳理164條縣域重點產業鏈,通過精準「畫像」、分類施策,打通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發展堵點卡點,全省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正不斷提升。

位於三明市沙縣庫區移民創業園的福建鑫滿園科技食品有限公司員工在生產沙縣小吃“小籠包”(2023年4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謀創新、闖新路。 通過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相融合,福建製造業迎風攀爬,品質更高、結構更優。 據統計,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已突破1萬家,培育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5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370餘家,入選2個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 2025年一季度,福建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增速位居工業大省前列。

      勇爭先 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又踏層峰闢新天。

       作為改革開放的重要先行省份,醫改、林改、科技特派員、生態文明等特色改革的策源地,福建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持續奮勇爭先。

這是福州市政務服務中心大樓外景(2023年4月18日攝)。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率先出臺促進公平競爭地方性法規,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數據最多採一次」「無證明省份建設」...... 福建省委改革辦副主任祝維劍介紹,近年來,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一批標誌性改革舉措在福建加速落地,福建改革經驗被中央改革辦推廣的數量連續位居全國前列,林改、醫改等福建特色改革在全國進一步打響品牌。

福建三明沙縣夏茂鎮梨樹村林業種植大戶洪集體展示領取的林票(2023年10月17日攝)。 作為全國首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福建省三明創新推出林票、林業碳票、國有林場「場村合作」等改革措施,用改革啟動林業產能及林農收益。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不說不是我辦,告知是誰辦”“不說不能辦,要說怎麼辦”“不說不知道辦,要想辦法辦”。 走進福州市政務服務中心,“視窗無否決權服務”的告示牌格外醒目。 中心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這裡還設有“辦不成事”專窗,專窗人員跟進“疑難雜症”,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明瞭、心裡有底氣。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 傳承弘揚「晉江經驗」,福建省近年來持續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措施,政府當好不叫不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的“店小二”,營商環境指數持續位居全國前列。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優良的營商環境增強民企信心,成為福建向民營經濟強省邁進的有力助推器。

在上汽集團乘用車福建寧德基地總裝車間內,工作人員在檢查下線車輛(2024年 2月19日攝)。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2024年,福建民營經濟增加值突破4萬億元,14家企業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今年一季度,全省規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為福建經濟的良好開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以改革增動力,以開放拓空間。

      主動對接區域重大戰略,深度融入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福建正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走深走實:金磚科創基金正式投用,“兩國雙園”加快建設,中歐、中老、中亞班列接連開通。 2025年一季度,「絲路海運」聯盟成員達353家,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已佔全省總值的52.2%。

一列滿載55個集裝箱的中歐班列緩緩駛出福州鐵路物流中心江陰港站,這是福建福州2025年開行的首趟中歐班列(無人機照片,2025年1月2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自2015年掛牌運行以來,圍繞「改革創新試驗田」「兩岸經濟合作示範區」和「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開放合作新高地」三大戰略定位,福建自貿試驗區全方位高水平推進對外開放,累計新設企業13.8萬戶,是掛牌前的8.8倍。 發揮沿海近台優勢,不斷擴大兩岸經濟合作。 十年來,累計新增台資企業近4000家,成為台商投資大陸的首選地。

這是2024年10月15日拍攝的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大廈之門”越開越大,堅定外資投資信心。 施耐德電氣廈門工業園施工現場,塔吊揮舞,機械轟鳴...... 企業新建的工業園區較原有工廠面積擴大逾1倍,預計未來5年內產能翻倍。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高飛克表示,這顯示了他們立足福建,長期看好並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

        作示範 唱響新時代“共富”曲

       5月7日,三明市與泉州市簽約山海協作特色小微產業園合作共建專案,總投資達76.3億元。 泉州「藍色海洋」和三明「綠色寶庫」交流交融進一步深化。

       肩扛“要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範”的重任,福建省以制度聚力,推動山與海、城與鄉實現功能互補、雙向奔赴。

福建連江縣奇達村海域鮑魚養殖區(2024年12月31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自上世紀末以來大力實施的山海協作,如今正在打造升級版。

      福州攜手南平、寧德,廈門對口龍岩,泉州結對三明。 在市域對口協作框架下,22對跨市區縣、10對市域內區縣也確立對口協作關係。 通過產業高水平協作、創新資源共建共用、提升山海聯通水準、強化公共服務優質共用等方式,山區和沿海經濟將「破界生長」、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福建省三明市極野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在生產竹筍食品(2024年5月9日攝)。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從省內到全國,福建深度融入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近年來,福建省大力推動廣龍、滬明對口合作,從汀江到珠江,從沙溪河到黃浦江,福建與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間合作持續加深。 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閩寧協作考核連續6年為“好”,援藏援疆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縣域,承上啟下,是均衡發展的關鍵一環。

        以縣域為重點,福建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緊抓縣域經濟發展,推動縣域特色產業做大做強。 暢通城鄉融合發展通道,實施「鄉鎮便捷通」「鄰縣高速通」,提升交通路網輻射功能。 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發展,加快形成廣泛覆蓋城鄉的產業發展體系、基礎設施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

這是2023年8月4日拍攝的福建省道S207線閩浙界至壽寧下黨段通車儀式現場(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聚焦「百姓富」,繼續走在前。 福建省發改委副主任王高輝表示,福建將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城鄉融合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以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為主攻方向,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積極探索促進共同富裕有效路徑。

“上汽安吉申誠”號汽車滾裝船停靠在福建廈門東渡港區現代碼頭( 2024年1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風正時濟,自當破浪奮進; 任重道遠,更需砥礪前行。

        福建省委書記周祖翼表示,福建將胸懷“國之大者”,堅持把全省工作放在全國大局中去謀劃去推進,持續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幹爭效”行動,更好推動各項工作奮勇爭先、再上台階,為全國發展挑大樑、作貢獻,奮力譜寫新福建建設的實踐續篇、時代新篇。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