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券商財報浮出水面 自營業務扛起業績“大旗”
自2025年1月下旬以來,A股上市券商陸續交出過去一年的「成績單」。。 截至2月4日記者發稿,A股市場已有6家上市券商發佈業績預告,8家上市券商發佈業績快報,還有部分上市公司披露了旗下券商2024年未經審計業績情況。 財務數據顯示,證券行業整體分化依舊較大,在經紀、投行等業務條線方面增長有所承壓,但自營業務成為了支撐券商全年業績的核心驅動力。
十余家上市券商披露2024“成績單”
日前,華安證券、南京證券同日發佈2024年業績快報,兩家券商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均實現了雙位數增長。
公告顯示,2024年,華安證券共實現營業收入45.62億元,同比上漲24.9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84億元,同比上漲16.48%。 談及經營業績的增長,華安證券表示,證券投資和經紀業務等收入增長帶動公司經營業績同比提升。
南京證券業績快報則顯示,2024年度,公司共實現營業總收入31.48億元,同比增加27.13%; 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99億元,同比增加47.61%。 對於業績快速增長的原因,南京證券表示,2024年,公司圍繞發展戰略目標,堅持功能性定位,聚焦服務實體經濟和居民財富管理,積極應對市場變化,持續推進業務轉型、完善管理機制,推動經營管理提質增效,報告期內公司自營投資、經紀、資產管理等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截至目前,A股市場已有十余家券商以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的形式披露了2024年“成績單”。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4日記者發稿,共有6家上市券商發佈業績預告,8家發佈業績快報。
從已披露情況來看,伴隨著權益市場的反彈,相比2023年全年,證券行業的經營業績已普遍回暖,但業績增長幅度仍呈現明顯分化態勢。
在目前披露業績快報的8家上市券商中,共有7家2024年營業收入同比正增長,其中南京證券、華安證券、國元證券營收增長率超20%。 除此之外,全部8家券商的歸母凈利潤均為兩位數以上正增長,南京證券、東北證券、國海證券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30%。 而在披露業績預告的6家上市券商中,也有東興證券、紅塔證券、華西證券、華林證券預喜,其中紅塔證券預測歸母凈利潤增幅超過100%,華林證券預測歸母凈利潤增幅更是高達973%。
“預計2024年上市券商凈利潤同比增長12%,其中第四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7%。” 浙商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洪希柠表示,分業務條線來看,上市券商經紀業務和投資業務同比均增長,但是投行、資管和信用業務或同比下滑。
除此之外,還有中航產融、五礦資本和國網英大發佈了旗下中航證券、五礦證券和英大證券2024年未經審計業績情況,也同樣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分化態勢。
具體來看,中航證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3億元,同比增長22.3%; 實現凈利潤3.64億元,同比增長160%。 英大證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7.19億元,同比增長15.97%; 實現凈利潤1.75億元,同比大增84.21%。 而五礦證券卻面臨營收凈利「雙下滑」的局面,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3.11億元,同比下滑12.13%; 實現凈利潤2.78億元,同比下滑12.58%。
自營業務成業績「勝負手」。
從近年來的各項經營數據來看,證券業務格局悄然生變。 最近三年,受市場交易活躍度下降、專案審核趨嚴等因素影響,傳統經紀、投行業務盈利空間受到擠壓。 但與此同時,自營業務卻憑藉各機構靈活的投資策略和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成為決定券商機構盈利情況的重要支撐點。 2024年數據同樣顯示,個別券商自營業務收入增幅直接推動業績大幅增長。
以「投資凈收益+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凈收益」作為自營業務的統計口徑,經由母公司披露2024年未經審計業績的3家券商自營業務收入均實現大幅增長。
例如,中航證券2024年自營業務收入為2.97億元,同比大增115%,而經紀業務和投行業務收入則分別同比增長14%、2.2%。 英大證券自營業務收入為2.53億元,同比同樣大幅增長308.07%,而同期經紀業務的同比增幅僅為6.49%。 五礦證券自營業務收入達5.09億元,同比增長58.08%,但經紀、投行、資管業務收入均同比下滑。
此外,還有券商機構在近期披露的業績快報或業績預告中,闡述了自營業務對業績的貢獻。
國元證券表示,隨著資本市場活躍度增加和自身經營能力提升等因素,公司自營投資、財富信用等主營業務實現收入同比顯著增加,超額完成全年經營任務。 東興證券也稱,2024年公司投資業績大幅增長,財富業務及資產管理業務穩步發展,實現公司整體經營業績同比大幅提升。 國海證券也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銷售交易與投資業績大幅增長,財富管理業務穩步增長,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加。
“2024年券商凈利潤整體實現正增長,主要是由於2024年9月24日以來,股基交易額及融資餘額大幅增長,同時權益及債市下半年雙雙走牛,帶動自營板塊投資淨收益大幅提升。” 東吳證券分析認為。
值得注意的是,自營業務的增長同時也帶來了部分券商機構總資產的擴張。 例如,南京證券業績快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總資產為697.77億元,較年初增長19.26%,主要是自營投資規模及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增加。
證券行業基本面有望持續改善
回顧2024年,針對資本市場相關重大政策利好持續出臺,投融資端以及促進中長期資金入市的相關政策機制不斷完善,市場預期進一步穩定。 在機構人士看來,更多改革和業務創新落地有望拓寬券商業務結構,有助於證券行業的基本面改善和估值提升。 與此同時,證券行業併購重組預期不斷加強,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頭部機構估值向上的空間有望打開。
“2025年證券行業經營業績有望進入新一輪上升週期。” 中原證券分析師張洋認為,經紀業務方面,景氣度有望回升至近年來的高位。 投行業務有望實現邊際改善,資管業務儘管存在下行壓力,但邊際影響有限。 而自營業務則將決定行業整體經營業績回升的高度。
東興證券認為,證券行業由於自身特殊屬性,在直接受益於本行業利好政策的同時,還將間接受益於巨集觀經濟復甦和利好全市場的各類政策的出臺。 展望後市,優化資本市場環境、規範各類參與主體行為仍是未來一段時期的監管主線,但巨集觀政策大概率是積極的,證券行業有望借資本市場復甦東風實現業績改善和估值修復。
東吳證券也表示,在我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以及券商重資產業務能力和效率持續提升的趨勢下,未來證券行業ROE水準及估值仍存在上升空間。 此外,資本市場改革預期持續強化,且政策鼓勵優質券商通過併購做優做強,大型券商優勢仍顯著,行業集中度有望持續提升。
來源:經濟參考報
- 2025-02-05
- 2025-02-05
- 2025-02-05
- 2025-02-05
- 2025-02-05
- 2025-02-05
- 2025-02-05
- 2025-02-05
- 2025-02-05
- 2023-01-12
- 2022-12-15
- 2022-03-11
- 2023-01-12
- 2022-08-01
- 2022-07-21
- 2022-08-03
- 2024-04-16
-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