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海,就出局”? 家居企業扎堆跨境出海

       “不出海,就出局”的說法在當今中國家居行業頗有市場。

       據記者粗略統計,已有約10家國內知名家居企業在海外開店設廠。 海關總署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至4月,中國傢俱出口規模達到1685.5億元,同比增長了20.4%,創造歷史同期新高。 出海,正成為許多家居企業實現新增長點的重要途徑。

      新一輪「出海潮」來襲

       3月30日,位於柬埔寨首都的居然之家金邊門店開業,這也是這家國內龍頭家居企業在海外開出的第一家門店。

       “金邊店是居然之家國際化的第一站,在未來3至5年內,我們將完成對東盟各國的戰略佈局。” 門店開業儀式上,居然之家董事長兼CEO汪林朋如此介紹企業的出海計劃。 截至今年6月,該公司已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設立了直營店或分公司。

       拓展海外版圖,居然之家不是個例。

       就在本月1日,志邦家居首家日本旗艦店在東京澀谷正式開業,開始了在日本的業務拓展。 而同一周內,志邦家居菲律賓宿務店也宣告開業。

       記者注意到,去年年底,志邦家居在泰國曼谷舉行了2024年全球新品發佈會暨全球戰略發佈會,啟動全球發展計劃。

       相比於近年來家居企業集中在東南亞國家開店設廠,較早出海的企業更青睞於歐美國家,收購則是當年出海的主要方式。 例如,2018年,曲美家居斥資超40億元收購挪威上市家居公司Ekornes; 同年,顧家家居相繼對義大利家居品牌Natuzzi、德國品牌Rolf Benz、澳大利亞傢俱品牌Nick Scali進行收購; 2022年,歐派家居收購義大利傢俱製造商FORMER。

        如今,「砸錢式」的收購模式已經漸漸過去,新一輪出海企業更願意選擇開設旗艦店等「輕」資產模式,且更看重發展中國家城鎮化高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

       尋求第二增長曲線

       家居企業積極出海,尋求國內市場之外的第二增長曲線是這一決策的主要原因。

       過去20年,伴隨房地產市場發展,家居業一路高歌猛進。 而近幾年來,隨著房地產市場進入深度調整階段,作為下游行業的家居業也受到波及。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5月的傢俱類零售額為123億元,同比增長4.8%,儘管傢俱類零售額仍然保持增長,但增速相對較低。

      相形之下,海外市場仍有廣闊天地。 據《2024全球傢俱市場洞察報告》預計,到2024年,全球傢俱市場的收益將達到7662億美元。

      從財報看,部分家居企業出海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2022年,歐派家居相繼在美國、法國、菲律賓等11個國家新開門店。 2023年,歐派家居海外管道營收3.2億元,同比增長46.5%。

       “公司高度重視海外市場的拓展,國際化已成為公司發展戰略之一。” 金牌家居董事長溫建懷在業績會上介紹,去年,金牌家居海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74億元,同比增長16.92%。 而2024年一季度,金牌家居海外業務實現收入8144萬元,同比增長68.23%。

       品牌出海仍面臨挑戰

      企業出海並不全是機遇。 一名從事家居跨境電商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海運、關稅、匯率等成本波動對家居企業出海經營有重要影響。

      從中源家居在2021年上半年發佈的一份財報中也可以看到這幾項不可控因素對家居企業海外利潤的影響。 當時,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49.90%。 中源家居對此解釋稱,海運費大幅上漲、訂艙難及疊加原材料價格等因素是業績波動的重要原因。

       而為了實現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跨越,企業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耕耘當地市場,瞭解海外國家的風俗和消費習慣,重新培育海外人才和銷售隊伍。

      為此,不少企業積極採取策略“應戰”。 金牌家居將產業鏈打包出海,通過在泰國設廠,打通生產交付的源頭堵點; 志邦家居以「海外零售店+工程配套」的方式佈局海外,在開店同時還建立起包括安裝、售後等環節在內的當地語系化運營團隊。 未來,出海家居企業仍需在產品品質、服務品質等核心競爭力上下功夫。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