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萊山:大櫻桃搶「鮮」上市 助農甜蜜增收

       新華網濟南6月17日電 連日來,山東省煙台市氣溫逐漸攀升,素以“北方春果第一枝”聞名的煙台露天大櫻桃紛紛上市。 在萊山區萊山街道下轄的安吉村,大片的櫻桃樹上掛滿果實。

       

       “櫻桃就是我們村的'搖錢樹',這裡基本家家戶戶都種,美早、紅燈、水晶等品種應有盡有。” 安吉村黨支部書記叢志明介紹,村裡種植櫻桃已超過40年,目前全村200多戶共計650餘人,平均每人能佔1畝左右。 “按照畝產2000斤來算,今年村裡預計收入大約在500萬元。” 叢志明說。

     

        安吉村依山而建,坡地多,路不便。 曾經,村民們承包了果園,手提肩挑上山澆水和維護,然後各憑本事銷售。 “收穫季時,村民上山收果、出村賣果,各干各的,既不方便,也不怎麼賺錢。” 面對這一情況,村婦女主任於環青主動請纓,牽頭與京東物流進行接洽,在她的推動下,京東物流免費為其在村口大路邊提供了一間備貨小屋,定點上門收貨,極大方便了村民售賣。 “我們的泡沫箱也是免費提供的,為的就是讓果農更方便些。 周邊村落的人也都跑來發貨,旺季時每天發貨量可達上千斤。 “於環青說。

     

        與此同時,安吉村黨支部“軟硬”兼施。 “硬體”上,對村內上山道路進行硬化; “軟體”上,鼓勵村民學習網络帶貨,拓展銷售管道。

       

       在村內亞男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義波心裏,櫻桃意義深重。 “我種櫻桃20多年了,孩子從山村裡走出去上學,靠的就是賣果子的錢。” 徐義波說,依託政策以及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的雙重更新,如今的收入比以往能提升20%-30%。

     

        在萊山區內的另一座村落——東庄村,類似的“櫻桃故事”也在上演。

       

       “從'自由紡錘式'改到'單軸延伸式',更加便於機械化管理,有效產果率提升了30%。” 東莊村黨支部書記孫國民是村裡的學習“大拿”,介紹起自家園子裡的櫻桃樹形,他總能侃侃而談。 最初,村民種植櫻桃的經驗不足,生產效率低,為了學習他人的先進做法,幫全村櫻桃發展找出路,孫國民這些年跑了不少農資店、博覽會、技術所。 “新技術和先進經驗就是生產力,學會了對我們種櫻桃、賣櫻桃大有好處。” 孫國民說。

 

       在孫國民的帶領下,不少果農開始注重技術學習,用科技指導種植、用技術保障生產,村集體和村民收入也逐步提升。 2024年,村裡還在抖音平台上線了「東莊果蔬合作社」直播間,進一步拓寬了村民的銷售管道。

       

       “萊山區地處北緯37度黃金線,溫度、光照、降雨量適宜,與福山區同為煙台大櫻桃的重要產地。 因靠近海邊、氣候濕潤的緣故,這裡氣溫相對較低,更利於美早、俄羅斯8號等晚熟品種生長,比福山大櫻桃晚上市一個周,可以高價搶佔大櫻桃收尾市場。 “據萊山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煙台大櫻桃“金字招牌享譽全國,大櫻桃產業已成為全市農業主攻方向之一,萊山將在此基礎上,以科學規劃為引領,大力發展高效農業,推廣高科技特色產業,加快農文旅融合發展步伐,並借助互聯網技術,拓寬櫻桃等各類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推動全區相關產業向高品質發展邁進,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