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賦能,文旅產業添動力

        “冰城”哈爾濱吸引八方遊客,貴州“村超”帶動經濟發展促進村民增收,影視作品《我的阿勒泰》熱播拉動新疆阿勒泰文旅消費...... 今年以來,我國文旅市場延續加快恢復勢頭,呈現供需兩旺的發展態勢。 據測算,今年端午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合計1.1億人次,同比增長6.3%; 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403.5億元,同比增長8.1%。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促進文化建設、旅遊發展的重要力量。 金融機構立足各地資源稟賦,加大信貸投放,創新金融產品,優化服務模式,多措並舉助力我國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重點景區、優質企業和重大專案,加大信貸支援力度

       在重慶武隆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3座天生的石拱橋。 這些石拱橋橋高數百米,橫跨於深邃的峽谷與蒼翠的山巒之間。 行走在蜿蜒曲折的橋下小道,林木清秀、微風徐徐,飛泉流瀑或隱或現,獨特的景致吸引了不少遊客慕名前往。

      近年來,為進一步優化遊客體驗,武隆區計劃對景區的部分旅遊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但因為資金短缺專案推進緩慢。 今年1月,中國農業銀行牽頭多家銀行向重慶隆暢旅遊有限公司授信銀團貸款16億元,這筆資金有力支援了天生三橋和龍水峽地縫景區基礎設施改造,武隆區多個景區遊客接待數量明顯增長。

       農行重慶武隆支行客戶經理劉樹人告訴記者,農行同武隆結緣於1994年向仙女山林場投放的1500萬元貸款,自那以後,該行用“真金白銀”支援了武隆仙女山景區、芙蓉江景區、芙蓉江索道、印象武隆景區、天生三橋電梯和仙女山室內滑雪場等多個核心景區和旅遊項目建設。 同時,該行發放充足的流動資金貸款,為各大景區日常維修維護和營銷宣傳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在武隆推動旅遊開發過程中,90%以上的重點文旅項目建設都有農行的身影。 截至今年5月末,該行累計投放貸款超過48億元。

       文旅一業興,市場百業旺。 農行重慶武隆支行還大力支持當地以農家樂為代表的鄉村旅遊,累計向仙女山沿線200餘戶農家樂經營戶投放貸款4.4億元。 從2010年的3萬元,2014年的10萬元,到2019年的30萬元,再到現在的50萬元,農行“農家樂貸”最高額度逐漸提高,當地農戶的收入也水漲船高。

       農行對武隆區旅遊發展的支援是金融業服務文旅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2023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釋放旅遊消費潛力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強調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發揮旅遊業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並從“加大優質旅遊產品和服務供給”“激發旅遊消費需求”等方面做出具體安排。

       “文化和旅遊產業快速發展,能帶動有效投資、促進消費增長、拉動經濟發展、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彭俞超說,運營景區、建設專案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援文旅產業發展,金融業要加大信貸支援力度,尤其要聚焦重點景區、優質企業和重大項目的資金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信貸服務。

       目前,多地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文旅產業的支援力度。 北京創設了專門支援文化企業的專項再貸款和再貼現產品,將產業部門提供的企業名單納入政策支援範圍。 甘肅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文旅企業的融資、擔保、貼息等金融服務力度。 福建鼓勵銀行業機構對接世界遺產地文旅聚集區的融資需求,對符合條件的重點專案提供中長期貸款支援,促進專案落地實施。

       根據不同經營主體需求,提供差異化、定製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隨著《繁花》熱播,我們的客戶越來越多了。” 為熱播電視劇《繁花》劇組主演團隊後期採訪提供虛擬拍攝技術支援的上海燒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逐漸被行業知曉,合作需求紛至遝來。

       據介紹,燒糖文化擁有的虛擬拍攝技術解決方案可以在不受自然因素影響的情況下,快速切換場景,縮短拍攝週期,場地搭建和後期特效費用更低,視覺效果更好,在國內影視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然而,由於企業處於初創期,業務收入不確定性較大,又缺乏適合的抵質押物,成立以來一直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

       瞭解到燒糖文化的創新實力和市場需求后,北京銀行上海青浦支行主動與其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 2023年8月,該行為燒糖文化設計了專屬的金融服務方案,提供了300萬元信用貸款。 隨著貸款資金到賬,燒糖文化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

       專家表示,文化和旅遊行業業態多元、場景豐富,涉及經營主體類型眾多,這些經營主體對於金融服務的需求有較大區別,這就要求金融機構根據不同類型經營主體的需求提供差異化、定製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剛剛過去的端午節假期,眾多遊客來到山東棗莊台兒莊古城參觀遊覽、品嘗美食。 2023年,台兒莊古城景區接待遊客超過800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

       “古城獲得今天的發展,與工行的金融支援密不可分。” 台兒莊運河古城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資金財務部副部長苗晴告訴記者,此前古城服務設施改善受到資金制約,困難之際,工行向企業伸出了援手。

       “我們瞭解到企業的融資需求後,省市縣行聯動研討融資方案,成立專項服務小組,多次深入企業了解情況。” 中國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副行長張曉瑞說,工行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將古城不動產作為抵押物,為企業辦理了特定資產收費權支持貸款10億元,貸款期限15年。 這種中長期貸款支援,能有效幫助企業擴大融資規模、優化貸款結構、降低融資成本。 截至今年5月末,工行山東省分行文旅產業貸款餘額超過160億元。

       彭俞超說,分類來看,重點景區、優質文旅企業需要長期穩定大額的資金支援,初創型、科技型文創企業輕資產運營,缺乏抵質押物,更需要信用貸款或股權融資支援,民營和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很看重資金到賬的時間、貸款方便程度。 同時,當前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態勢明顯,各類文旅新場景、新業態不斷湧現,這也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對文旅產業新的發展態勢,金融機構紛紛行動起來。 在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方面,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推出「創鏈中銀」設計產業金融服務平臺,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推出《全力支援上海咖啡產業高質量發展六條舉措》。 在助力旅遊產業發展上,富滇銀行聚焦木雕、刺繡、扎染、陶器、銀器等傳統手工藝推出“金藝貸”產品。 平遙農商銀行針對牛肉、漆器產業鏈上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融資需求,推出“興農貸”“興旺貸”“興業貸”等信貸產品,已為多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解決資金需求。

       從智慧景區建設等多方面入手,以多元化金融服務支援產業發展

       除了提供信貸支援以外,金融業與文旅產業的合作還有多種形式。 從實踐中看,多家金融機構從資金結算、智慧景區建設、主題銀行卡發放、外幣兌換、開展促消費活動等多方面入手,以多元化金融服務支援文旅產業發展,促進消費市場繁榮。

       四川山水雄奇秀美,為深度開掘旅遊資源價值,金融機構加大創新力度。 在成都,建行四川省分行通過接入微信公眾號線上預約購票、實行聚合支付景區全覆蓋等方式,助力西嶺雪山智慧景區建設。 在德陽,工行德陽分行利用金融科技優勢,支援三星堆博物館打造智慧景區,打通景區線上線下支付管道,開通數位人民幣和外卡支付服務,推出“三星堆特色文化轉帳卡”。

       金融助力文旅產業發展,不僅支持供應端,也在需求側發力。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銀聯廣東分公司聯合發佈《廣東省2024年度“百城百區”文化和旅遊消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 在方案中,金融“工具”頻頻現身。 比如,面向公眾發放文旅消費惠民補貼券; 為景區、酒店等文旅企業提供文旅供應鏈場景融資服務; 提升「食住行遊購娛醫學」等場景的銀行卡受理體驗,支援刷卡掃碼等多元化支付方式,等等。

       下一步,金融業應如何進一步支援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多年來,工行強化科技賦能、優化信貸政策、創新產品模式,聚焦從優質文旅企業到重大示範專案、從文旅'走出去'到'引進來'、從文旅產業到消費生態圈'三條主線',形成了一套以投融資為核心,以支付結算、數位科技、個人服務為支撐的特色文旅服務模式。” 工行公司金融業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工行將為企業提供從成立初期的投融資顧問,到建設發展期的一攬子信貸支援。 為供給側的景區、樂園、演藝等各行業,和消費側的促銷、支付等多環節,量身定製產業鏈服務方案。 圍繞「食住行游娛購」,打造「文旅+」一體化解決方案。

       “金融機構支援文旅產業發展,可考慮從以下3方面切入。” 彭俞超建議,一是為有資金需求的經營主體及時提供投融資服務,同時運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務質效; 二是通過多種渠道協助文旅企業觸達消費者,促進消費; 三是推進智慧系統建設,為企業、商戶以及消費者提供便捷的支付產品和結算手段。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