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嘮叨”的奶奶 ● 朱鑫洋

 

        在我身邊,有一個愛“嘮叨”的奶奶,雖然有時讓我有些煩躁,但是更多的是感動時的溫暖,每當我想起她,心中總是充滿了敬愛和喜愛。

        奶奶已經步入花甲之年,但是,她精神矍鑠,絲毫不顯老態,她個頭不高,身體微微發福,五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那對小眼睛,雖然有些深陷,眼角的皺紋清晰地記錄著歲月的故事,眼神中始終流露出她對我的慈愛。

        奶奶的嘴巴,就象一挺永不疲倦的“機關槍”,從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進房間開始,她的“嘮叨”模式便自動開啟。當我還沉浸在夢鄉時,奶奶那熟悉而略帶急促的聲音便會在房間響起:“寶貝呀!快起床了,太陽都曬屁股了。”我正在懶洋洋地穿衣服,她又不失時機地大叫到:“快刷牙洗臉去,我把熱水都給你放好了。”當我還在衛生間洗漱時,她又及時提醒我:“動作要快,早飯已經放在餐桌上了,有你最愛吃的三明治,快點趁熱吃吧。”我剛剛坐在餐桌上,她又叮囑我:“男子漢吃飯要狼吞虎嚥,馬上到上學的時間了,不要遲到了。”我在喝牛奶時不小心嗆了一下,奶奶急急忙忙跑過來,看沒有什麼事,又心疼地責怪起我:“嗆著了沒有呀?讓你慢點吃,你就是個急性子。”這些話雖然每天都是在反復地重複著。但是,它卻如同晨鐘暮鼓,讓我從睡夢中醒來,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美好一天的開始。

         奶奶的“嘮叨”不僅限於早晨地催促。當我坐在書桌前準備做作業時,她又會在一旁輕聲細語:“寫字姿勢要端正,眼睛離書本要遠一些。做數學作業要注意審題,讀題時注意勾、圈、畫,計算時要細心,數位要對齊。語文要多閱讀,把字要寫好。累了就休息一會兒,奶奶給你準備好了水果……”我深切地感受到,奶奶她就象常住家裡的“班主任”一樣。從早到晚一直都在“嘮叨”。隨著我的慢慢長大,我懂得了她的每一句叮嚀,都是一股暖流,悄悄流進我的心田,鼓勵我在學習上更加專注和用心。

        出門買東西的時候,奶奶更是把“嘮叨”發揮到了極致:“外面風大,多穿點衣服,過路口注意紅燈和過往車輛,帶好錢包,別落下了手機,”就連挑選商品時,他也不忘提醒我:“這個太貴了,不划算;那個看著不錯,但是要先看看品質。在奶奶的嘮叨下,我快要學會了認真細緻,精打細算了,懂得了生活的不容易。

           奶奶的“嘮叨”雖然有時候讓我煩惱,但是更多的時候,我認為它是歲月賦予我的獨特旋律,是愛的篇章,讓我銘記在心,伴隨著我快樂長大。(成都市實驗小學四年級一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