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貸款補貼遇冷 新批核額按年瀉四成
本年度施政報告推出的「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遭遇審批寒冬,金管局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新批核中小企信貸額按年暴跌39%至77億澳門元。有中小企直言銀行貸款門檻較疫情期間更嚴苛,業界疾呼政銀協作打破融資僵局,助企業善用四厘補貼轉型升級。
疫後門檻不降反升 企業嘆「借貸難過抗疫時」
計劃自3月底開放申請以來,雖提供最高500萬元、最長三年期的四厘利息補貼,但中小企普遍反映「看得到吃不到」。經營餐飲業的李先生表示,銀行要求抵押品價值較2021年同類計劃提高三成,且需提交未來兩年現金流預測,「明明政府補貼利息,但銀行風控比抗疫時期更緊」。澳門中小型企業聯合總商會理事長胡景光證實,近期接獲逾百宗相關諮詢,多數企業卡在擔保不足或財務報表不夠完善。
金管局《2024年中小企業信貸統計報告》揭露嚴峻現實:去年下半年新批核信貸限額較上半年再跌25.9%至33億元,全年總額77億元創近五年新低。值得關注的是,以有形資產作擔保的信貸比率從上半年46.8%急彈至下半年76.1%,反映銀行風險趨避心態。
現金流成申貸主因 拖欠率攀升至6.2%
信貸用途結構出現重大轉變,64.1%貸款用於「現有業務拓展」,較2023年激增28個百分點;「營運資金」佔比則腰斬至16.2%。胡景光分析,這顯示企業不再「輸血求生」,而是謀劃中長期發展。然而拖欠貸款餘額年底升至49億元,拖欠比率達6.2%,較上半年增0.3個百分點,預警部分企業償債能力惡化。
貨幣結構方面,港元貸款佔比維持67.6%主導地位,澳門元份額微升0.5%至29.9%。浮息貸款中,以最優惠利率(P)減2.5%以下的低息產品最受青睞,佔比達30.9%。
業界籲設預審機制 政銀企三方破困局
胡景光建議政府牽頭建立「預審診斷」機制,由商會協助中小企完善財務資料後再送銀行審批,同時加強宣講跨境抵押品認定規則。他透露,現行「中小企業信用保證計劃」餘額僅3,696萬元,使用率不足兩成,促請當局放寬擔保成數至八成。
對於企業反映審批標準不一,金管局回應將於5月推出「信貸評分指引2.0」,新增數字化經營指標評估體系。據悉,六大綜合旅遊休閒企業已承諾對接逾200家中小供應商,提供應收賬款融資便利。業界期待政銀企三方協作,真正打通普惠金融「最後一公里」。
- 2025-05-21
- 2025-05-21
- 2025-05-21
- 2025-05-21
- 2025-05-21
- 2025-05-21
- 2025-05-21
- 2025-05-21
- 2025-05-21
- 2022-03-11
- 2023-01-12
-
2025-02-10
넗 人勤春早
- 2024-07-16
- 2022-12-15
- 2022-05-12
- 2024-01-04
- 2023-01-12
- 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