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文化瑰寶 探尋文明歷史——寫在秦始皇帝陵兵馬俑考古發現50周年之際

       

       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多彩世界,這是一處啟迪後世的玄妙空間,這是一座世界文明的文化座標。

       沉睡2000多年的秦始皇帝陵的「地下軍團」——兵馬俑,一經發現即震驚世界,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半個世紀間,在幾代考古工作者持之以恆地探尋與追問下,兵馬俑考古發掘與文物保護取得了豐碩成果。

遊客步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2024年9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秦風揚中外,文韻爍古今。 栩栩如生的陶俑、氣勢磅礴的軍陣,實證了中華文明發展的輝煌歷程,彰顯著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發現兵馬俑:秦軍雄魂展風華

       巍巍秦嶺下,幽幽驪山旁。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寢坐落於此。

這是2024年9月3日拍攝的秦始皇帝陵(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巨大的地上封土、規整的地下墓葬。 司馬遷曾在《史記》中這樣描述這座古老而神秘的陵寢:“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 為後世留下許多懸念和遐想。

       這其中,兵馬俑的發現生動又離奇。

       1974年春,在陝西省臨潼縣(現西安市臨潼區)西楊村,當地農民在打井時發現一些陶俑碎片。 “這些陶俑碎片橫七豎八地散落在打井現場。 有人猜測是磚瓦窯,有人說是古廟塑像。 “時任秦始皇陵兵馬俑考古隊領隊的袁仲一回憶道。

時任秦始皇兵馬俑考古隊領隊的袁仲一在陝西西安兵馬俑一號坑發掘現場進行文物清理工作(1974年攝)。 新華社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圖)

       雖然發現的是陶俑碎片,但初步拼對出的幾尊陶俑足以在當時的考古界引起轟動:從陶俑的髮型服飾、神態姿勢,到同時發現的銅鏢和銅弩機...... 可以看出,這是秦代的武士俑!

       專業考古隊隨即成立。 自此,一代代考古人在這裡持續進行兵馬俑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

參與兵馬俑第三次發掘的考古人員在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內進行發掘清理(2012年6月9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許衛紅,曾在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考古發掘中任領隊。 一尊彩色陶俑的出土瞬間,至今仍讓她記憶深刻:用手術刀輕刮一塊籃球大的“土塊”,浮土散去,粉頰朱唇的彩色陶俑漸露真容。

       “與'他'對視的那一刻,我仿彿面對著一名活生生的秦代戰士。” 許衛紅說。

       2023年,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成果公佈——新發現陶俑陶馬200餘件、初步釐清了軍陣的排列規律、明確了秦陵陶俑的製作程式。

遊客在秦兵馬俑一號坑遺址參觀(2024年5月17日攝)。 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半個世紀里,兵馬俑的考古發掘和保護研究不斷取得重要成果,為世人徐徐展開2000多年前巨集偉壯闊的歷史畫卷:

       數量驚人——兵馬俑一、二、三號坑被相繼發現,總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埋藏著約8000件陶俑陶馬,以及數以萬計的銅鏐等兵器;

       佈局規整——三個兵馬俑坑排兵布陣規整,還有分列的兵營、軍幕等功能區分,攻守兼備、組織嚴密;

       製作精巧——兵馬俑不僅身姿服飾各有差異,連臉型都有“國”字、“申”字、“甲”字等多種,配合表情、鬍鬚、髮型等變化組合,可謂“千人千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正式啟動秦始皇帝陵二號兵馬俑坑第二次發掘(2015年4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秦始皇帝陵兵馬俑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焦南峰說,“以兵馬俑的發掘為起點,中國考古界對秦陵、秦文化的研究不斷取得進展。 ”

       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始皇帝陵(含兵馬俑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兵馬俑具有豐富的藝術、歷史、科學等價值。” 從事秦漢歷史與考古研究的西北大學教授徐衛民說,“它既是探索研究中華文明的珍貴文化遺產資源,也是展現中華文明風采的重要載體。 ”

       守護兵馬俑:匠心妙手煥光采

       令人驚歎的是,兵馬俑最初深埋於地下時,並不像今天看到的那般“灰頭土臉”。 考古資料表明,兵馬俑原是通體施彩,有朱紅、粉綠、赭等十多種顏色。

       “經過兩千多年的深埋,那些保存下來的顏料出土後15秒就開始變化,4分鐘內就完全脫水、起翹、剝落,有的就遺留在泥層上。”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護部主任夏寅說。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護的工作人員在兵馬俑一號坑修復現場對新修復的兵馬俑進行彩繪加固保護(2019年7月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俑身彩繪如何保護? 陶俑碎片怎麼修復? 50年來,文物保護修復工作者孜孜不倦探尋答案。

       “兵馬俑一經出土,先要經過探傷、檢測等'體檢程式',再進行加固、拼對、粘接、補全等修復工作。”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復專家蘭德省說。 為留住「真彩」,中外合作開展文物科技保護研究,系統揭示了彩繪的層次結構、物質組成、工藝以及損壞機理。     

       “我們使用抗皺縮劑和加固劑聯合處理法,保住兵馬俑表面色彩的同時,減緩了褪色速度。”

       “我們還在顏料中分析出一種尚未在自然界中發現的紫色顏料——矽酸銅鋇。 這對研究我國古代顏料史具有重大意義。 “夏寅說。

       近年來,文物保護修復工作者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攻克兵馬俑等珍貴文物在考古發掘、保護修復中的難題。 “秦俑彩繪保護技術研究”“考古現場脆弱性文物臨時固型提取及其保護技術”等專案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高光譜色彩分析「診斷」彩繪文物病害,空地融合三維建模技術進一步釐清遺址的規模形制等...... 科學力量的不斷注入啟動文化遺產保護“一池春水”。

這是2024年9月3日拍攝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一號坑。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保護修復研究是為了更好地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線上展廳」,點開500億像素的兵馬俑一號坑室內全景圖,俑坑裡每尊兵馬俑的髮髻、表情纖毫畢現。 互動體驗產品「雲游百戲俑」則將實景與VR技術結合,再現秦朝宮廷場景。

遊客在位於秦始皇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百戲俑坑參觀(2024年9月3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铠甲軍吏俑、铠甲武士俑、跪射武士俑...... 現場真是氣勢恢巨集,線上展廳的細節更是震撼人心! “身為”文博迷“的遊客王楷激動地說。

       “近期,在兵馬俑考古現場建設的應急保護實驗艙、發掘與保護平臺投入使用,可以實現考古發掘、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同步進行。”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李崗說,「未來我們將更加註重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提高秦陵考古的發現和分析能力,加強考古成果的創新性轉化。 ”

       對話兵馬俑:古老文明揚中外

       “'他'已經2000多歲了,但盔甲和頭髮上的細節依然清晰可見!” 站在一尊陶俑前,英國遊客塔米拉不禁驚歎。 今年5月,她到中國旅遊,秦始皇帝陵兵馬俑是重要一站。

       兵馬俑的發現,讓這片土地從山野鄉村變為世界聞名的旅遊景區。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6億人次國內外遊客前來一睹“大秦雄風”。 其中,2023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遊客超過1100萬人次,創建館以來年觀眾數量最高紀錄。

       這裡也成為向國際社會展示中華文明的“金名片”,先後接待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200餘人次。

      作為「文化使者」,兵馬俑不斷走出國門,作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向國際社會展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如今,兵馬俑已在美國、英國、西班牙等49個國家和地區展出,舉辦了277次展覽,深受外國觀眾喜愛。 1976年,秦兵馬俑首次出國展出地是日本。 2022年,兵馬俑再次到日本展出,為期一年的“兵馬俑與古代中國——秦漢文明的遺產”展覽,吸引了超過40萬名日本民眾。

“與天久長——周秦漢唐文化與藝術特展”上展出的秦始皇兵馬俑(2020年1月10日攝) 。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與此同時,國際間學術交流與合作持續加強。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牽手」德國、比利時、英國、法國等多個國家的研究機構及國內多所高校,多年來不斷探索未知、解答謎題,在土遺址保護、陶質文物修復技術優化、秦時期手工業生產等領域開展合作研究,研究成果也不斷轉化應用在文物保護與修復工作中。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周萍說:“在合作中,不僅要共同開發適用於文物保護實際的技術體系,還要共同培養從事文物科技保護的青年人才。 文化遺產屬於歷史,更屬於未來。 ”

這是2024年9月3日拍攝的「青銅之冠」銅車馬。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今年5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法國文化遺產科學基金會簽訂合作協定,共同就木質遺存與土遺址保護開展科學研究,合作開展巴黎聖母院修復和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保護工作。

       “半個世紀以來,中國考古學的蓬勃發展,推動了以兵馬俑等珍貴文物為代表的秦陵遺址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發現和研究成果。” 李崗說,「我們置身於考古工作的黃金時代,探尋中華文明基因密碼、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是新時代考古工作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 ”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