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為何“買買買不完”

       近年來,“盲盒經濟”十分火熱。 盲盒,源於日本的“福袋”,商家通常會在福袋裡隨機裝入價值高於福袋定價的商品進行售賣,最初是一種處理尾貨的方式,但由於其極高的性價比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現在,一個成本幾元的玩具,在商家的包裝下,搖身一變,身價翻了十幾倍,稀有款在二級市場更是能賣到幾百元甚至上千元。 有人說,這不是「智商稅」嗎? 直接買自己喜歡的款式難道不香嗎?

       這就要從大腦的「獎賞機制」說起。

       想像一下,如果你靠「運氣」抽到了喜歡的盲盒手辦,是不是比直接買要更開心呢?

       我們大腦會通過釋放多巴胺來獎勵某些行為,對「意料之外的獎賞」釋放的多巴胺會比“意料之中的獎賞”釋放的多巴胺多三四倍。 直接購買喜歡的手辦固然讓人高興,但是卻不會有意外的驚喜了。

       而且,不少盲盒消費者還存在「賭徒謬誤」:認為一些事情發生的概率會隨著之前沒有發生該事件的次數而上升。 就像購買盲盒,即使這次抽到的不是自己心儀的款式,但潛意識裡會認為自己下一次抽到的概率會變大。 但事實上,每一次的購買都是相互獨立的隨機事件,而消費心理會受到“賭徒謬誤”的強化,從而進行衝動消費。

       盲盒除了擺著也沒啥用呀,怎麼就會一直「買買買」呢?

       “沒用”才會一直買!

       以泡泡瑪特的產品為例,大多數盲盒形象是和知名設計師合作或者與影視IP聯名,設計的創新點主要聚焦於外觀和形象,這些特點會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情感反應,但並不會增強產品的實際功能。 因為產品如果本身具有了功能性,消費者首先會將這些商品從“情感帳戶”中劃走,在價格上可能和同類型的功能產品比較,並且在這一類功能性產品數量達到“飽和”時就會停止“集郵”。 畢竟,一般消費者也不會花高價去“開”一個隱藏款充電寶。

       此外,人們對不可預見的事件有一種「預測成癮性」。 社交平臺上有很多購買盲盒的攻略,當我們精心研究後,會認為自己發現了某種“規律”。 比如,通過盒子的重量,上下左右晃動的手感、聲音等細節,來加大抽到心儀手辦的概率,這也提高了購買盲盒的“可玩性”。 而消費者一旦通過這些“攻略”得到了自己心儀的手辦,會有特別的成就感,那麼進行下一次消費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同時,盲盒的社交屬性也不容忽視。 買盲盒送人,省去了挑選的煩惱,還能一起享受“開盲盒”的驚喜。 在一些二手平臺和社交媒體話題下,不少消費者互相交換各自缺少的盲盒款式,通過進行二手交易來加深彼此的聯繫。 而根據消費者的受歡迎程度,不同形象各自「身價」也有區別,商家還加入了隱藏款和限量款,推行饑餓行銷模式,這些都大大刺激了市場需求,使盲盒從小眾變大眾。

       當然,盲盒也不都是“無用”的。 隨著“盲盒經濟”的快速發展,盲盒形式也已經從潮玩領域逐漸深入到其他領域,比如機票盲盒、美妝盲盒、剩菜盲盒等,可謂“萬物皆可盲盒”。 “盲盒模式”本身沒有好壞,而是要看自己覺得值不值。

       一個心儀的盲盒玩具,可以滿足我們的情感寄託; 一次未知的旅行,會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一次盲盒購物,可能會讓我們享受到極致的性價比...... 拆開盲盒之後,所產生的興奮或者失落,都是難得的情感體驗和經歷,而正是因為這樣,才讓這些“無用之物”變得“有用”了。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