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火災頻發,強制性國標發佈將帶來哪些改變?

       目前,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至少有3.5億輛。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已成為很多人離不開的出行工具。 然而,電動自行車電池故障屢屢引發火災,加強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已成當務之急。

       近日,《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範》(GB 43854—2024)強制性國家標準發佈,並將於2024年11月1日正式實施。 新國標發佈後將會帶來哪些改變? 新華訪談專訪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安全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鵬林。

       新華訪談:2023年,國家消防救援局共接報電動自行車火災2.1萬起,電池故障是屢  屢引發火災的重要原因。 電動自行車電池為什麼容易起火爆炸? 問題的根源是什麼?

       何鵬林:電動自行車使用的蓄電池主要有鉛酸電池和鋰離子電池(俗稱鋰電池)兩種。 鉛酸電池自身不會發生起火、爆炸,但是由於能量密度低、低溫續航差等缺點,主要應用於中低端車型。 中高端車型主要使用鋰電池。

       目前鋰電池使用的是有機電解液體系,電解液可以簡單理解成類似於酒精、汽油的物質,在高溫、過充等條件下,電解液容易分解出一氧化碳、氫氣等易燃氣體,遇到空氣中的氧氣容易起火、爆炸。 品質好的鋰電池會通過採用保護措施等方式盡量避免電解液分解出可燃氣體。

       無機電解液,也就是酸鹼鹽的水溶液更安全,為什麼鋰電池不使用酸鹼鹽的水溶液呢? 是因為鋰電池的電壓較高,酸鹼鹽的水溶液在這個電壓下很容易電解,所以酸鹼鹽的水溶液再安全鋰電池也不能使用,只能使用類似於酒精、汽油的有機電解液。

據粗略統計,電動自行車鋰電池排名前9的企業供貨量約佔市場總量的40%,後面100多家小型企業供貨量約佔30%,小作坊供應的拼改裝電池佔比約為30%。 其中小作坊供應的電池,經常涉及拼改裝,很多使用的是汽車拆解回收的廢舊電池、企業淘汰的不合格電池,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新華訪談:新國標發佈後將會帶來哪些改變?

       何鵬林:這個新國標是強制性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服務,不得生產、銷售、進口或者提供”,在國內銷售的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必須要滿足這個標準。

       對於企業而言,生產企業需要重新對電池的技術路線、工藝設計等進行評估和研究,生產出符合該標準的電池。 門檻的提高,勢必會帶來企業的優勝劣汰,甚至會帶來行業的重新洗牌。

       對於使用者而言,有了強標這個門檻,市面上的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安全性會得到整體的提升,會使我們買到的鋰電池安全性更有保障,同時消費維權時也多了一個依據。

       新華訪談:您參與了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強制性國標的起草和制定過程,這個全新的標準依據什麼來制定?

       何鵬林:本標準的制定依據主要有:類比實際使用場景,比如使用過程中的振動; 類比異常使用過程,比如不小心短路; 總結實際事故案例,比如耐高溫永久性標識等是對已經發生的事故案例的總結; 借鑒國內外其他應用領域電池標準中的相關要求。

       新華訪談:標準制定過程中考慮最多,最難確定的是什麼?

       何鵬林:最難的是尺度把握的問題。 鋰電池有不同的技術路線,有錳酸鋰電池、磷酸亞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等等,不同產品的安全性有差異,企業的生產水準也不一樣,我們制定安全標準就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尺度,把好的企業生產的好產品留下,把不安全的產品淘汰。 尺度太松,所有產品都能滿足; 尺度太嚴,沒有產品能夠滿足標準,也就失去了安全准入門檻的作用。

       新華訪談:新標準將於2024年11月1日正式實施,「過渡期」的設置有怎樣的考慮?

       何鵬林:一方面,是為生產企業進行技術調整、使產品滿足新的要求的預留時間; 另一方面,為已經生產、上市的產品的消化時間; 此外,過渡期也是為檢測機構、認證機構、執法機構等標準執行各方做好實施準備。

       在過渡期內,企業可以自願選擇是否執行新發佈的強制性國家標準。

       新華訪談:消費者以前購買的電動自行車還能繼續使用嗎?

       何鵬林:這半年的過渡期並不是讓用戶來淘汰已經購買、正在使用的舊電池。 即便是過渡期后,消費者依然可以繼續使用之前購買的電動自行車和電池,但是我們也需要注意,電池隨著不斷地使用,安全性可能會下降,也請消費者多多關注自己舊電池的安全性。

       新華訪談:消費者如何鑒別是否買到的是新國標的産品?

       何鵬林:消費者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識別是否新國標的産品:一方面,消費者購車時可以通過檢查電池上是否標註了GB 43854-2024為執行標準; 另一方面,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將電動自行車用鋰電池依據GB 43854-2024納入強制性認證(CCC認證)目錄管理,消費者今後看到電動自行車用鋰電池是否標註了CCC認證標誌,來判斷是否符合新國標。

       新華訪談:新國標實施後會不會導致購車價格上漲?

       何鵬林:價格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不能簡單把切換高標準與成本上漲、價格上漲完全劃等號。 舉個例子,近30年以來汽車產品性能不斷提升、配置不斷提高、標準不斷更新,反而價格一直在下降。 也就是說,切換標準以後成本是否會上漲、價格是否會上漲、消費者是否願意換購,這些都是市場行為,難以預判。

       新華訪談:今後哪些電池和企業將會被新標準淘汰? 這種優勝劣汰是否現在就已經開始了?

       何鵬林:新國標實施后,安全性差的電池被淘汰的幾率更大。 比如高鎳三元材料(鎳鈷錳、鎳鈷鋁等),自身還會分解出氧氣,不需要外界氧氣就可以燃燒爆炸,這種電池的安全性比磷酸亞鐵鋰電池、錳酸鋰電池更差,很難通過該標準的過充電、針刺測試,可能面臨著被淘汰。

       生產安全性差的電池的企業也將會面臨著被淘汰。 此外,通過監管部門、執法部門嚴格監督,拼改裝電池的小作坊也面臨著被淘汰。

       這種優勝劣汰不是“現在”就已經開始了,而是早在兩年前就開始了。 新國標的很多內容與北京市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團體標準一致,而北京市早在2022年開始就依據該團標實施目錄管理,在北京市銷售的電動自行車的電池必須要滿足該團標。 2022年之前,北京市銷售的電動自行車電池企業有119家,實施目錄管理之後目前只有9家。

       新華訪談:嚴禁電動車和電池進樓入戶,是現有條件下降低火災風險的有效做法,新國標實施后,符合標準的電池能上樓充電嗎?

       何鵬林:只要鋰電池的材料體系沒有改變,那麼其自身的安全問題就不會得到根本上的解決。 這裡的“安全”也不是絕對安全,只是“相對”安全。 新國標只是提升了電動自行車鋰電池的安全准入門檻,會使安全性得到提升,但並不是從根本上消除了鋰電池的安全風險。

       至於未來能不能上樓,取決於新國標實施以後,電動自行車鋰電池的安全風險是否降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 同樣是鋰電池,為什麼手機電池的事故近些年就很少? 事故很少的原因是目前手機電池生產企業集中度比較高,全世界7大手機品牌使用的電池供應商高度集中,主要就是三五家頭部企業在供貨,更容易進行品質控制。 手機鋰電池的事故率已經降到了我們可以接受的水準,所以我們不用擔心手機電池“上樓”的風險。

       本次的新國標實施以後,我們期待電動自行車企業、電池企業等各方嚴格執行標準,監管部門嚴格執法,共同努力提升電動自行車鋰電池的安全水準,降低事故率,希望電動自行車鋰電池能夠“安全上樓”的那一天早一點到來。 當然,我們更期望更安全、尤其是本質安全的新型電池取得技術突破,早日用於電動自行車領域。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