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之聲:防範“唱空”經濟不是小題大做
中國經濟面臨嚴峻挑戰的話題熱度仍在持續攀升,此情此景似有 “金融風暴”再現的苗頭。關鍵時刻,有關部門出手打擊惡意看空、做空、唱空、掏空等危害金融安全的行為。
1998年,中國經濟形勢格外嚴峻:國企出現下崗失業潮、民企批量倒閉、商業銀行不良率高達30%、消費增速從20%下降至6%……20多年之後的今天,中國經濟似乎重現當日頹勢。糟糕的宏觀資料、低迷的股市、危機四伏的房地產市場、持續貶值的匯率等負面消息頻現。
保羅·克魯格曼在《紐約時報》發表《中國模式遇上了大麻煩》,提出“中國的整個商業運營方式,以及推動中國經濟30年來迅猛發展的經濟體制,都已經達到了極限。”這種危言聳聽的觀點。地緣政治情報公司主席喬治·弗裡德曼在福布斯中文網上發表了《中國經濟奇跡的終結》一文,從各個角度質疑“中國經濟的真實性”,得出“中國經濟奇跡終結”的結論。美國總統拜登不遺餘力,添柴加火,推波助瀾,在不同的場合宣稱中國經濟是“定時炸彈”。
國內一些專家、學者和自媒體,唱衰經濟的論調,也給大眾造成的錯覺是中國經濟不行了,甚至會出現崩潰現象,一片風聲鶴唳。但是稍做分析,就會發現這些內容中不少是以偏概全,缺乏實踐依據。更為嚴重的是,他們在不斷地消耗著人們的情緒和判斷,給正在努力恢復經濟的人們潑上一盆涼水。
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預期的自我實現”,即預期導致行為改變,而行為的改變進一步驗證了原先預期的“正確”和預期者的“高明”。而實際情況是,悲觀的預期更容易通過打壓市場信心、“金融加速器”效應等傳導至實體經濟,造成嚴重後果。
一個國家的經濟和一個企業的品牌大同小異。企業品牌是宣傳推介出來的,消費者評價出來的,市場選擇出來的。比如,民族品牌咖啡瑞幸,因財務造假被紐交所“踢”出門外,好幾年都緩不過勁來。國家經濟和企業的品牌一樣,如果惡意“唱空”,將直接影響投資信心。防範“唱空”經濟,不是小題大做,而是大局中的大局。
當然,我們也要正視自己的問題,反思自己的問題,從這些唱衰論調中找到破解問題的鑰匙。
當前,經濟金融領域仍然存在一些風險隱患,矛盾和問題深度關聯、相互交織,影響不容忽視。必須高度重視金融風險的傳染性、隱蔽性和破壞性,增強憂患意識,努力做好經濟工作。要統籌風險化解和穩定發展的辯證關係。要把握好快和穩的關係,該穩的要穩住,金融政策要穩健、金融監管要穩慎、風險處置要穩妥、市場預期要穩定、金融運行要平穩。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唱空”只能與事願相違。
本報評論員 谷 雨
- 2024-12-21
- 2024-12-21
- 2024-12-21
- 2024-12-21
- 2024-12-21
- 2024-12-21
- 2024-12-21
- 2024-12-21
- 2024-12-21
- 2023-01-12
- 2022-12-15
- 2022-03-11
- 2022-08-01
- 2023-01-12
- 2022-07-21
- 2022-08-03
- 2024-04-16
-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