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先允深合區澳人申請 橫琴單牌車北上 有望年內實施

 

         今年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第二階段建設的起步之年。本年度施政報告提出,深化澳琴互聯互通,推進橫琴“單牌車”經橫琴北上,研究澳琴聯通的新通道。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417日在立法會舉行的行政法務範疇施政方針辯論會上回應議員提問時透露,橫琴“單牌車”北上政策問題已基本解決,現正開展審批程序,希望今年能落實。政策上初期擬先允許在深合區生活、就業、創業的單牌車車主進行申請,待運作順暢後,再逐步擴大申請人的範圍。立法會昨日舉行全體會議,辯論2025年財政年度行政法務領域施政方針。會上,議員梁孫旭關注橫琴“單牌車”經橫琴北上何時落實及實施對象範圍。

 

       張永春回應表示,根據國家的《海關事務擔保條例》規定,“澳門單牌車” 從橫琴北上行駛應當向海關提供擔保。因此,為推動政策落地,需要與“澳車北上”一樣實行免擔保政策。 當前,合作區正就免擔保事宜徵求國家有關部委的意見,爭取今年內落地實施。他提到,目前有8,103輛橫琴“單牌車”,考慮到“單牌車”北上政策落地實施後,橫琴口岸及有關出島通道的承受能力,並避免對“澳車北上”帶來大的衝擊,將按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申請,希望先開放予在深合區生活、就業、創業等有實際需要的 “澳門單牌車”所有人進行申請,待政策實施暢順後,再逐步擴大申請人的範圍。

 

        另外,本年度施政報告亦提到優化“澳車北上”。會上,議員陳亦立問及能否在“一戶通”加入繳納“澳車北上”相關罰款的功能。張永春稱,將向廣東省公安部門提出有關構想,但認為實踐難度大,因“一戶通”繳納幣種為澳門元,需要考慮匯率轉換及如何將相關款項交予內地相關部門的具體操作問題。

 

       關於深合區建設方面,張永春引介2025年財政年度行政法務領域施政方針時提到,澳方將與粵方一起,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機制“軟聯通”、澳琴居民“心聯通”,把澳琴一體化提升到更高水平;同時,將聯同中央及廣東省有關部門,成立工作專班,就優化分線管理以及合作區法律制度創新兩個重大問題提出可行方案,為深合區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他指出,針對深合區現階段存在的實體經濟發展不充分、商業樓宇空置率高、人氣商氣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將分門別類梳理分析,形成切實有效的解決思路。而針對當前存在的產業發展過於分散、與澳門關聯度低等問題,將適當聚集資源,推動特色優勢產業形成規模。此外,將在橫琴規劃建設澳琴國際大學城,支持並推進澳門大學等高校到合作區延伸辦學,共同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以及利用橫琴的空間優勢和澳門的國際航權優勢,全力推進澳門國際機場橫琴前置貨站的建設,把澳門國際機場的貨物集散等功能前置到橫琴,實現澳門與粵港澳大灣區貨源地的無縫連接,促進珠江西岸物流樞紐建設。

 

      對於琴澳一體化發展,議員宋碧琪關注跨區域合作的全局意識,張永春表示,橫琴民生設施建設、產業發展佈局,不能僅僅“企喺橫琴諗橫琴”,要“企喺橫琴諗澳門”。推進深合區建設,倘澳門居民參與度太低,廣東省相關部門擬定政策時,或未必能百分百符合澳門實際需求。因此,特區政府未來將繼續推動更多澳門公務員到深合區任職,並鼓勵本澳居民參加當地員額制開考,參與深合區建設。

 

       議員梁孫旭、顏奕恒問及深合區的澳門公務員及青年就職就業情況,張永春表示,目前深合區執委會工作人員有800多人,人員構成較複雜,包括有 24名澳門派駐的公務員,亦有廣東和珠海公務員,以及有深合區自行招聘的員額制工作人員168人,其中的87人為澳門居民。未來,深合區將不斷加大員額制招聘人員的數量,以增加歸屬感,希望預留一定數量名額予澳門居民,在招聘時做好宣傳,讓有志在橫琴工作的澳門青年報考。

 

        張永春並指出,現時澳門青年赴橫琴就業每月可獲4,000元補貼,接下來特區政府亦將推出支持青年到大灣區就業計劃,對前往大灣區9市及橫琴合作區內指定企業就業的35歲或以下高校畢業青年,就業期間每月獲補貼5,000元,最長18個月。該兩項就業補貼計劃的要求及條件稍有不同,時間有差異,但兩者是互補制度,若兩項計劃條件均符合,疊加會有9,000元的補助,屬階段性補助,希望創造條件讓青年人到大灣區發揮才能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