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森林,何以葉茂? ——南京江寧日均近50個專利授權背後
新華社南京4月14日電 題:科創森林,何以葉茂? ——南京江寧日均近50個專利授權背後
推出全國產算力版DeepSeek案例,成立重大創新平臺矩陣聯盟,啟動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超市建設...... 今年以來,南京市江寧區科技創新頻出新舉。
日均近50個專利授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江蘇率先破百、高層次創新人才集聚度居江蘇區縣首位...... 一系列亮眼數據,蘊藏著江寧“科創森林”根深葉茂的密碼。
位於江寧區的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一面十多米長的“專利牆”引人注目。 新華社記者柯高陽 攝
創新「森林」拔節生長
走進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一面十多米長的「專利牆」引人注目。 “我們每年獲得專利達數百項,牆上展示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埃斯頓執行總裁周愛林的言語中透著自豪。
這家紮根江寧的科創企業,從生產最簡單的伺服電機起步,研發投入保持在總營收10%以上,歷經30多年發展,成為以機器人智慧製造為主業、營收達50億規模的中國智慧製造品牌。
埃斯頓向南2公里的秣周東路北側,是以南京最高峰命名的紫金山實驗室。 1000多人的研發團隊聚集於此,專注網路通信與安全領域“卡脖子”技術攻關。 紫金山實驗室先後發佈10多項全球首個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創下網路通信與安全領域多項“全球第一”。
原始創新「頂天立地」,企業創新「鋪天蓋地」。。 位於江寧濱江經濟開發區的南京寶色股份公司研製出單重超1200噸的高壓反應釜,打破國外對特材裝備設計、製造關鍵技術的壟斷; 中興通訊投入數百億元在江寧建設全球5G智慧製造基地,推動5G、數字孿生、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先進數位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
千木萌發,創新“森林”拔節生長。 目前,江寧擁有科技企業1萬余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500家; 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3家; 形成智能電網等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2024年,當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46%,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過半。
位於江寧區的南京隼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自動雷達生產線。 新華社記者柯高陽 攝
做強主體培優生態
車載毫米波雷達累計出貨量超百萬台,躋身國內毫米波雷達行業「第一方陣」...... 成立僅10年,南京隼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績不俗。 “關鍵是依託紫金山實驗室、東南大學雄厚的科研力量,還有江寧區創投資本大力扶持。” 公司副總經理陳濤說。
“科創森林”枝繁葉茂,離不開選種育苗、精心管養的努力與堅持。
發揮創新平臺乘數效應,江寧推動「鏈主」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建設企業技術創新中心、科技成果中試基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等高能級平臺載體。
2024年12月,機械裝配式電力沉井掘進機“凱宮1號”在南京下線,成功填補行業技術空白。 作為當地「揭榜掛帥」重點專案,徐工集團凱宮重工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和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一拍即合」、聯合研發,開發週期大幅縮短、性能指標超出預期。
南京國臣直流配電科技有限公司與西安交通大學「牽手」研發出500kW級柔性雙向變流器、江蘇致網科技有限公司與南京工程學院聯合攻關域名遞歸解析過程中的安全加密技術...... 以產業需求牽引技術突破,2024年江寧實施18個“揭榜掛帥”和“撥投結合”專案,技術合同成交額超200億元。
良好營商環境既是吸引力,也是競爭力。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是電動工具出口商,江寧區與海事部門聯合現場辦公,在企業設立監管場區,前移抽檢查驗環節,將鋰電類產品申報查驗時長從一周縮至3天,每年為企業節省物流成本1500萬元。
“科技創新投入大、週期長、見效慢,不僅需要耐心資本,更需要耐心政府。” 江寧區科技局副局長董相超說,當地堅持優化生態,育木成材、聚木成林,讓更多科創種子生根開花。
“科產城人”深度融合
白天參加春招面試求職,晚上與同齡人暢聊求職經驗...... 今年春招季,來自山東的“00后”大學生楊俊雷來江寧求職,入住“寧青驛站”創智人才公寓店。 “驛站不僅全免費,還能參加求職技巧培訓、獲取就業創業資訊,太暖心了。”
兩年來,江寧區上線運營的5家「寧青驛站」服務6000餘人次,累計提供過渡性免費住宿近3.8萬天。
以城聚才,以才興業。 如今,江寧平均每天新增120名大學生就業、每月新引進近百名海外人才。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江寧區較上次普查凈增人口78萬人,占同期南京市人口凈增量的六成。
面向未來,江寧正精心落子,弈活發展棋局——
規劃面積43平方公里的南京紫金山科技城在江寧揭牌亮相,重點圍繞資訊通信、空天經濟等持續發力,推動「實驗室源頭創新-產業集團孵化服務-科技城產業化承載」成果轉化「三次方」躍升;
首個全國高校資訊通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落戶江寧,與之配套的「紫金山新質匯」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超市啟動建設,用現代商超理念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
“科技創新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江寧必須因地制宜、久久為功。” 江寧區委主要負責人說,圍繞主導產業集聚科創資源、專注應用創新,江寧將加快構建創新驅動發展政策體系,推進“科產城人”深度融合,探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路徑。
來源:新華網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6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2-03-11
- 2023-01-12
-
2025-02-10
넗 人勤春早
- 2022-12-15
- 2024-07-16
- 2023-01-12
- 2024-01-04
- 2022-07-21
- 202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