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聚焦丨核心CPI溫和上漲 供需結構有所改善——透視一季度物價走勢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 題:核心CPI溫和上漲 供需結構有所改善——透視一季度物價走勢

 

        物價關係經濟運行,影響百姓生活。 今年以來,我國物價運行態勢如何?

          國家統計局1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3%; 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3%,部分行業價格呈現積極變化。 總體看,國內物價保持平穩,供需結構有所改善。

4月10日,消費者在江蘇省南京市一家超市選購蔬菜。 新華社發(方東旭攝)

          從月度走勢看,CPI整體呈現積極變化——

         1月份,受春節假日等因素影響,CPI同比上漲0.5%; 2月份,受春節錯月導致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CPI同比下降0.7%; 3月份,春節錯月影響消退,CPI同比下降0.1%,降幅明顯收窄,尤其是核心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0.5%。

        從環比看,受季節性因素和國際油價下行影響,3月份,CPI環比下降0.4%,降幅小於近10年同期平均水準0.2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分析指出,3月份,天氣轉暖,部分鮮活食品大量上市,食品供應總體充足,食品價格環比下降1.4%,影響CPI環比下降約0.24個百分點,占CPI總降幅六成;旅遊淡季出行人數減少,出行類價格有所下降;受國際油價下行影響,國內汽油價格環比下降3.5%。

        從3月份CPI分項數據看,更多方面顯現出明顯的積極變化:

         扣除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環比和同比均上漲0.5%,漲幅比上月均擴大0.3個百分點,其中家用器具、金飾品和服裝價格環比分別上漲2.8%、2.3%和0.7%,漲幅均高於近10年同期平均水準;

        服務價格同比由上月下降0.4%轉為上漲0.3%,對CPI的影響由上月下拉0.15個百分點轉為上拉0.13個百分點。 其中,家政服務、美髮、文化娛樂服務價格分別同比上漲2.4%、1.2%和0.7%,養老服務和教育服務分別同比上漲1.4%和1.2%。

部分消費品價格漲幅擴大、服務價格由降轉升,為下階段物價持續回穩奠定了良好基礎。

4月10日,小朋友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一家超市選購商品。 新華社發(程泓淳 攝)

         3月份,PPI環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但部分行業價格呈現積極變化——

         高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對相關行業價格起到拉動作用。 人工智慧、高性能大模型等廣泛應用,相關行業價格同比上漲或降幅收窄。 可穿戴智慧設備製造價格同比上漲4.6%,航空航太器及設備製造價格同比上漲2.0%,船舶及相關裝置製造價格同比上漲0.7%。

         促消費和設備更新等政策顯效,部分消費品和裝備製造產品需求穩步釋放。 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製造業價格同比上漲7.6%,製藥專用設備製造價格同比上漲6.1%,包裝專用設備製造價格同比上漲1.9%。 新能源車整車製造價格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收窄1.6個百分點。

         董莉娟分析指出,PPI環比下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國際輸入性因素影響國內石油和部分出口行業價格下行,二是煤炭等能源需求季節性下行,三是部分原材料行業價格下行。

          “節後房地產、基建專案開工較為平穩,鋼材、水泥等生產恢復快於需求,疊加生產成本下降,黑色金屬冶鍊和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價格環比均下降0.5%。” 董莉娟說。

         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人們出遊熱情高漲,各大景點人潮湧動,文旅市場“春”意盎然,餐飲、零售等各類消費持續升溫。 “一季度,提振消費需求等相關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推動供需結構持續改善,對相關行業價格起到支撐作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劉方說。

         展望下階段物價走勢,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隨著更加積極有為的巨集觀政策落地落實,國內需求將穩步擴大,為物價水準溫和上漲創造有利環境。 中辦、國辦近日印發了《關於完善價格治理機制的意見》,圍繞當前價格治理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部署了一系列重要舉措,有助於促進價格保持合理水準。

           在談到美方加征關稅的影響時,溫彬說,在農產品方面,中國從美國進口數量佔國內消費比例整體較低,在半導體和電子積體電路、醫藥產品和製藥原料方面,國內企業已有一定的替代能力,在國內市場多樣性和強大供應鏈支撐下,美加征關稅對國內價格水平的影響較為有限。

          “我國工農業消費品供應充足,服務供給總體穩定,保持物價穩定的基礎沒有改變。 同時,隨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持續顯效,市場需求加快釋放,有利於對物價形成更好支撐。 “劉方說。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