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觸發股災 港股暴瀉逾三千點 亞太股市陷“黑色星期一”澳門業者呼籲審慎應對

 

          本報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42日公佈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加征幅度高達34%,並涵蓋港澳地區,消息震撼全球金融市場。亞太股市48日集體上演“黑色星期一”,港股清明節假期後複市慘遭拋售,恒生指數單日暴瀉3021點,跌幅達13.2%,收報19678點,失守20000點心理關口,創歷史上最大單日點數跌幅。

本澳證券業者警示,關稅戰加劇市場恐慌情緒,金融市場短期波動加劇,投資者需高度謹慎。

         以百分比計,恒指本週一跌幅為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最慘烈,單日成交額亦衝破6208億港元歷史新高。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公佈後,上週四、五美股率先重挫,納斯達克指數由高位累跌逾20%,正式步入技術性熊市。恐慌情緒蔓延至亞太市場,日經指數週一暴跌7.83%,臺灣加權指數更急跌9.7%,雙雙跌入熊市;韓國綜合指數亦挫5.31%,創八個月最大單日跌幅。

        港股週一開市即“補跌”,恒指低開逾2100點後持續探底,迭加內地A股暴跌(滬指跌7.34%、深成指挫9.66),拖累恒指收市插水13.2%。科技股成重災區,恒生科技指數狂瀉17.16%,創指數推出以來最差表現。龍頭科企全線崩跌:阿裡巴巴(9988)跌18%、小米(1810)挫20.6%、美團(3690)跌15%,騰訊(700)亦失守12.5%。藍籌股無一倖免,中資金融、地產板塊同步急瀉。

       本澳證券業者分析,美國此次關稅幅度遠超預期,市場憂慮全球經濟衰退風險陡升,觸發“現金為王”的避險潮,連黃金等傳統避險資產亦遭拋售。儘管中國迅速推出反制措施,但歐盟後續應對及美方下一步行動仍存變數,短期內關稅戰將持續主導市場情緒。業者預警,恒指恐進一步下探年內低位18600點,建議投資者避開關稅敏感板塊,切勿盲目“撈底”。

      澳門商界人士指出,本地對美直接貿易有限,但關稅戰對內地經濟的衝擊可能間接影響本澳。有學者強調,內地經濟放緩或削弱居民消費力,連帶波及以內地客源為主的博彩旅遊業;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亦可能打擊旅客消費意欲,長遠增加營商環境不確定性。學者建議企業及居民密切關注匯率、利率走勢,審慎管理風險。

      有經濟學者直言,美國試圖通過單邊關稅重塑貿易規則,但此舉將推高全球通脹、拖累經濟增長,最終“損人不利己”。目前市場關注各國央行會否因應局勢調整貨幣政策,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加劇金融市場震盪,投資者宜保持觀望,避免高風險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