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會一般性通過教育修法 深合區澳校待遇趨同本澳
立法會於3月28日一般性通過修改《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私框」)及《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通則》(「私校通則」)法案,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表示,修法旨在確保橫琴深合區「澳門新街坊」澳人子弟學校的師生權益與澳門私校一致,法案力爭2025/2026學年前生效,為琴澳教育融合鋪路。
適用範圍擴至深合區 附屬學校享同等福利
柯嵐引介法案時指出,隨着深合區首所澳人子弟學校將於2024/2025學年啟用,修法明確「私框」及「私校通則」適用於辦學實體在深合區開設的學校,但教學人員限於按《勞動關係法》聘用之澳門居民。法案規定,深合區澳門居民教師的報酬及公積金供款,不得低於同一辦學實體在澳校同職級教師的最低標準;學校運作資金申請、學生註冊登記及福利亦全面對標澳門私校。
此外,深合區學校將作為澳門本校的「附屬學校」,須經教青局審批設立,並適用澳門學制及教育監管制度,包括提交會計帳目及審計報告等規範。
七成薪酬比例「鬆綁」 議員促檢視教師權益
多名議員關注深合區學校是否適用「私框」中「教學人員支出佔學校收入七成」的規定。柯嵐解釋,因深合區學校需聘用內地教師及大量輔助人員(如保安、保育員),其薪酬結構與澳門有別,硬性要求七成比例恐造成資源錯配,故法案豁免相關限制,但強調「澳門居民教師的薪金及公積金絕不低於澳門同校同職級標準」。
議員馬耀鋒、林宇滔等促請政府檢視「私框」實施多年的問題,包括教師休息權、縮班風險及身心健康等。柯嵐回應稱,當局認同需與時俱進完善法律,將持續收集教育界意見推進優化。
四議員聯署挺修法 籲化解「縮班」隱患
李靜儀、梁孫旭等四名議員聯合表決聲明支持修法,肯定其保障師生權益及推動琴澳一體化的作用,但同時呼籲正視澳門非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包括出生率下降導致的縮班壓力、教師職業倦怠等,建議當局結合「教育興澳」方針,完善政策配套以穩定教學隊伍。
法案下一步將送交立法會細則性審議。柯嵐強調,修法不僅為深合區教育發展提供法律基礎,亦強化澳門教育制度在灣區的延伸能力,助力「人才建澳」戰略落地。隨着「澳門新街坊」學校啟用在即,教育融合將成琴澳民生協同的關鍵一步。
- 2025-04-03
- 2025-04-03
- 2025-04-03
- 2025-04-03
- 2025-04-03
- 2025-04-03
- 2025-04-03
- 2025-04-03
- 2025-04-03
- 2022-03-11
- 2023-01-12
-
2025-02-10
넗 人勤春早
- 2022-12-15
- 2023-01-12
- 2022-07-21
- 2024-07-16
- 2022-08-01
-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