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麥稈會唱歌

——訪非遺文化傳人四川省蓬溪縣柏波③

本報記者 劉正權

 

  201011月,為適應文化興縣戰略、省婦聯開展巾幗扶貧計畫需要,柏波在雙龍村黨支部和任隆鎮黨委支持下,創建起蓬溪縣柏波麥稈畫專業合作社,社員15人,其中女社員10人。

 

  合作社創辦初期,大多數人都缺乏麥稈畫製作技能,制約著社員的收入和麥稈畫製作,阻礙著合作社的發展。為此,柏波自己掏錢辦麥稈畫專業技能培訓班,順利解決了難題,實現年產值40萬元,幫助鄉親們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柏波舉辦麥稈畫創作培訓班。

 

  2017113日,中央電視臺鄉土欄目,202094日,中國網,先後以承載新使命”“繪就脫貧增收新畫卷為題進行了專題報導。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柏波動情地說:一花不是春,萬紫千紅才能春滿園。如今,我的愛人和兒子、女兒都成了製作麥稈畫的能手,兒子柏克還是遂甯市美術工程師,合作社社員人人都是麥稈畫製作環節上的技術巧匠。我還要讓更多的人加入到麥稈畫製作創作隊伍中來,既能營造出麥稈畫發展的豐富土壤,還能增收傳藝。

 

  50多歲的譚維傑,是雙龍村的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後,農忙在家裡的地頭幹活,農閒就到合作社做麥稈畫,一月能掙三四百元錢,多時一個月掙了近八百元。如今,在合作社上班成了他家重要的收入來源。

 

  在雙龍村,像譚維傑這樣在合作社工作的困難戶有12個,都是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為調動這些人員的積極性,柏波將每個人分到具體的工序中,各自只學自己工序中所需要的技能,降低了工作難度,堅定了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脫貧的信心。

 

 “麥稈畫早在隋唐時期就已是成熟的民間工藝了,是一個需要時間、需要等待、比較緩慢的手藝活兒,難度在選圖構圖,在手法推陳出新,這由我把關,其它手工活人人都可以做。柏波介紹,用麥稈創作出的天地山川、花鳥蟲魚、人物風景,立體豐滿、栩栩如生,極具觀賞性,一件作品賣出去,少則上百元,多則上萬元,社員根據參與制作的工作量獲取提成,很有吸引力。

 

  目前,合作社主要利用麥稈製作麥稈畫,利用稻草、玉米殼等編織草編藝術品和生活用品,實現了流水作業。該項目已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前年在成都召開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組委會在合作社定購1000幅麥稈畫作品,很受各國大學生運動員和參會賓客的歡迎。去年4月在重慶舉行的成渝地區經濟圈創業活動周中,柏波帶去300多件麥稈畫作品,當天就售出200多件。據介紹,柏波創作的作品,每件都在千元以上,有的達數萬元。

 

  元月3日上午,在柏波麥稈畫工作室,與柏波愛人楊素芳一起熟練地破麥稈、刮絨毛、粘畫板的中年婦女引起記者的注意。

 

  據介紹,這位婦女叫柏英,是雙龍村三社村民,因開在鄉場上的小店生意不景氣而歇業。2019年初,柏波得知這一情況後,讓愛人楊素芳把她叫到合作社,由愛人手把手地教她做麥稈畫,並很快熟練地掌握了麥稈畫製作基本技能。

 

 “我的商店歇業後,一段時間沒事做。有人勸我去打麻將,我又覺得麻將會消磨我的心志,一旦坐到牌桌邊,就再也不會想到創業了。柏英沉思著講述自己失業經歷,就在我苦悶時,嫂子楊素芳把我領到合作社,感覺麥稈畫手藝不僅能賺錢還很有趣,我一下子就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心裡也踏實了。

 

  她說,在合作社上班很靈活,可以把活帶回家裡幹,一個月能掙七八百元,定單多時掙過1400元一月的。

 

  村黨支部書記杜代軍介紹,柏波的麥稈畫合作社在為貧困戶解決就業增收的同時,也解決了不少非貧困戶的就業,穩定了民心。

 

 “我們合作社有今天的成就,還得到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柏波介紹,蓬溪縣、仼隆鎮兩級政府,分別在蓬溪紅海景區、任隆鎮百畝仙桃景區安排了辦公室,讓合作社長期免費用於銷售、展示、創作麥稈畫、草編制品,縣博物館在非遺陳列館為柏波設麥稈畫宣傳展區。這些舉措,較好地促進了合作社的經濟收入,人均年收入五千以上。2021年獲評國家級專業合作社

 

 “在潛心麥稈畫創新、創收、幫助貧困群眾的同時,柏波不忘民間藝人的社會責任,心裡有團火,胸中有大愛。蓬溪縣文旅局一位領導這樣評價非遺傳人柏波。

 

  2017年,柏波在黃泥學校成立麥稈畫工作室,親自擔任指導老師,為59年級學生傳授麥稈畫製作工藝,把麥稈畫的火種播撒在學生幼小的心田,希望麥稈畫創作後繼有人。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時,柏波與學生共同創作了10幅麥稈畫作品,包括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百周年活動標識、牛角溝起義、蓬溪縣蘇維埃政府、童心向黨等內容。柏波告訴記者,他想用麥稈畫講述紅色文化,在孩子們心中傳播紅色精神,激勵孩子們在党的陽光哺育下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柏慧,蓬溪縣特殊學校的老師,她的課程主要是麥稈畫創作教學。她的成長,得益于柏波在特殊學校開展的麥稈畫普及教育。

 

  那時,柏波每週五都要到特殊學校去上課,先後開展了3期培訓,共培訓60人,直到柏慧能獨立執教時止。

 

  柏波告訴記者,麥稈畫創作具有流水線特點,很適合殘障孩子學習掌握,能幫助這些孩子拓寬就業創收管道。他說,他要用麥稈金色的光芒啟迪孩子們的心靈,幫助孩子們編織金色的人生夢想

 

 “柏波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草根藝人,在他身上充分體現了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大愛無疆精神。遂甯市民政局原副局長、市老齡辦主任梁仁光如是說。

 

  採訪結束時,柏波告訴記者,他下一步的目標是:三年內建座麥稈畫博物館,五年內把任隆鄉建成麥畫之鄉。

 

  聽著柏波的話,記者想到了岳飛的名句: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送給非遺文化傳人柏波,也為他點贊。

 

 【采寫手記】 藝術是有生命力的,這不僅是藝術本身的價值力量,更在於從事藝術創作的人,賦予了藝術感化人、啟迪人、美化人、救助人、教育人、高尚人的功能,使之贏得了身邊的人,從而走向世界。這就是藝術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