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衣爆火之下的亂象調查

 

  

          徒步野營、地鐵通勤、日常休閒、辦公室辦公……曾經只出現在專業戶外場景中的衝鋒衣,近兩年以迅速崛起之勢,大舉進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據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內地高性能戶外服飾市場規模達1027億元,其中衝鋒衣褲占比29.2%,零售額達300億元,2019-2024年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8.3%。預計到2029年,衝鋒衣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攀升至754億元,增速遠超服裝行業整體水準。與此同時,了的衝鋒衣,也出現了不少問題。近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也專門發佈消費提示:科學選購衝鋒衣謹防功能性誤導。

 

衝鋒衣究竟有多火?

 

  小紅書上衝鋒衣穿搭女筆記超34萬篇,抖音#衝鋒衣#話題播放量高達320億次。另據魔鏡洞察數據,20238月至20249月,在主流電商平臺上,衝鋒衣銷售額突破100億元大關。

  56月份本該是衝鋒衣品牌銷售淡季,但在剛剛結束的天貓618開售首日,開賣首小時,國產衝鋒衣品牌伯希和,成交同比增長超50%,另一衝鋒衣品牌凱樂石,同比增長超120%

  其中,上個月底,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準備衝刺上市的伯希和,更是為衝鋒衣的持續火熱打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

  伯希和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伯希和營收分別為3.79億元、9.08億元、17.66億元;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為0.28億元、1.56億元和3.0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32%;毛利率分別為54.3%58.2%59.6%

2012年才成立的伯希和,僅憑衝鋒衣這一個單品類,便實現了三年營收翻了三倍,超17億元。

  市場爆發的另一端,是借勢出圈的品牌和找到新增長路線的跨界者。伯希和、駱駝、凱樂石等靠衝鋒衣實現銷量逆襲;始祖鳥、北面、哥倫比亞以科技面料,站穩高端市場;安踏、李寧、探路者、波司登則靠衝鋒衣找到了新市場。

 

產品問題成關注焦點

 

  走紅的衝鋒衣,不斷擴大的市場份額,進一步帶動了企業佈局這一領域的熱情。天眼查資料顯示,截至發稿,1-3年間註冊的戶外運動企業,目前處於存續狀態的數量為3980家,1年內註冊的是2452家。

  某衝鋒衣品牌代理商透露,普通衝鋒衣的生產門檻低、毛利高,是戶外運動企業重點佈局的領域。但他也表示:在市場快速擴張的過程中,部分品牌為了搶佔市場份額,採用低價競爭、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導致整個行業的競爭環境惡化。

  反映在消費端,首先是產品品質問題頻發。

  在社交媒體上,多位消費者曬出自己在購買衝鋒衣時遇到的問題。在某投訴平臺,有關衝鋒衣的投訴數量高達10036條,包括貨不對板、以次充好、買到假貨等。

  其次,由於衝鋒衣在版型設計上差別較小,導致假貨橫行。

  今年4月,浙江檢察網披露,不法商家從當地廠家購入光板衝鋒衣,繡上始祖鳥標誌性logo、配上仿製吊牌後,將其包裝成國際大牌售賣,銷售金額達140余萬元。

  另外,因衝鋒衣品質問題被有關部門點名的企業也不在少數。

  2024年,因生產、銷售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迪卡儂旗下企業迪脈(上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被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罰款;2023年,森馬因將普通外套宣傳為衝鋒衣而被罰款3萬元;2020年,在北京市消協發佈的50款衝鋒衣試驗結果中,Jeep、南極人、New BalanceLevi's李維斯等品牌的衝鋒衣,出現了包括表面抗濕性未達標、靜水壓未達標以及功能性未達標等問題。

 

新趨勢下的新機會

 

  202441日,衝鋒衣國家新標準GB/T 32614—2023《戶外運動服裝 衝鋒衣》正式實施。與舊標準相比,新國標提高了對透濕性、耐磨性、色牢度、安全性、色差、靜水壓等方面的指標。

  此外,功能需求差異化。專業戶外人群更在意透氣和吸濕性能,輕戶外人群更關注保暖和透氣舒適性能。最後,注重時尚屬性。熱銷衝鋒衣增加了更多時尚色彩選擇,消費者對衝鋒衣的穿搭風格也有了更多要求。

   消費者如何選購合格的衝鋒衣?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的消費提示進一步細化了選購標準,其中強調,在選購衝鋒衣時,消費者應重點核查吊牌資訊。衝鋒衣吊牌需明確標注衝鋒衣品名,執行標準為GB/T 32614—2023《戶外運動服裝 衝鋒衣》等。

  提示明確指出:根據國家標準,表面抗濕性、靜水壓、透濕率等指標被分為不同功能性等級的產品,吊牌上會相應標注“I“II,若無標注應視為滿足標準的最高等級(I級)。此外,可檢查服裝的接縫處有無膠條且是否嚴密、壓膠是否平整、針腳是否整齊一致、拉鍊是否光滑易拉、有無線頭等,這些都是綜合考量衝鋒衣品質的重要依據。

  如果是偶爾戶外活動,對功能性要求不高,可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若是專業戶外探險,則需嚴格挑選高品質、高性能的衝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