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灣區之聲 破解民企融資難題勢在必行 本報評論員

 

         據國家金管總局發佈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民企貸款餘額76.07萬億元,同比增長7.41%,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5.3萬億元,同比增長12.5%;與此同時,民企的信用貸款可得性增強,金融服務民企的質效得到穩步提升。

         從總量上看,制定民企年度服務目標,逐步提升民企貸款占比;從結構上看,加大對科技創新、專精特新、綠色低碳、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等重點領域以及民營中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

       儘管如此,民企融資仍然存在一些隱形難題。在最需要資金支援的初創期沒機構敢投、敢貸,成名後各類資金又陸續登門甚至踏破門檻。還有部分企業反映,在續貸時常遭遇卡點,企業的經營週期往往並非與貸款週期嚴絲合縫,上一筆貸款到期了,如果銀行按時收回貸款後不續貸,企業將面臨資金鏈斷裂風險。

         服務細節決定獲得感,只有確保惠企政策不折不扣、扎扎實實落地,才能持續提升金融服務民企的質效。優化服務理念,須摒除所有制歧視,堅持以公司發展優劣為標準。金融機構要對各種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不在融資門檻、准入條件上設置障礙,讓優質的、有發展前景的民企能夠更加公平便利地獲取外部融資。與此同時,要以企業的經營訴求、實際需要為出發點,在滿足外部監管要求、內部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多站在企業的角度考慮問題,提升金融產品與服務的適配度。

        破解民企融資難,要充分借助數位化手段,挖掘企業的多維度信用資料,既為企業增信,也緩解金融機構的後顧之憂。

        民營企業也要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加強自主創新,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高企業品質、效益和核心競爭力,不斷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並與金融服務形成互利共贏的良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