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澳參加19競技12群眾項目

 

       體育委員會520日上午11時在塔石體育館會議室舉行全體會議。會上,委員會就大眾體育資源下沉社區、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參賽籌備情況及全運會爭光計劃等多項議題進行討論,並交流意見。體育局局長張子軒會後提到,本澳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派出運動員參加19個競技項目和12個群眾項目,當中細項的具體參與情況待體育總會落實。他表示,本澳運動員過往集中參加全運會競賽項目,今屆參加群眾項目可以說是一個大突破,期望透過今屆賽事累積經驗,檢視不同群眾項目的辦賽情況及水平,為下屆全運會作部署。

 

        會議由體育委員會主席、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主持。柯嵐在會上發言表示,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來澳視察期間的重要講話精神,新一屆特區政府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在行政長官的領導下,社文團隊秉持 “奮發同行、持正革新” 的施政理念,認真傾聽社會各持份者的聲音,深入研究並制定了2025年社文範疇的施政方針。在體育方面,將辦好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以及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同時,在大眾體育及競技體育雙軌發展的政策下,將加大力度透過資源下沉的方式,進一步發揮大眾體育的正面作用,促進不同群體的身心健康。與此同時,推出賽事爭光計劃、以及國際體育技術官員培養計劃,優化各項資助工作,完善運動員的訓練及參賽條件,促進競技體育的發展。在體育產業方面,充分發揮體育盛事的作用,打造更多具吸引力的國際體育盛事,將體育與旅遊及文化相結合,帶動經濟發展。她指出,體育不僅是增強居民體質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社會和諧、建設幸福澳門的關鍵力量,未來將繼續加大投入,優化資源配置,致力於提升澳門體育的整體水平,推動體育事業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

 

       會上,體育局介紹了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參賽籌備情況以及全運會爭光計劃的工作。據介紹,為確保參加全運會的澳門運動員具備一定競爭力,經綜合分析不同因素並結合總會的反饋意見,本澳將派出運動員參加游泳、田徑、武術、羽毛球、籃球、拳擊、獨木舟、單車、劍擊、足球、高爾夫球、柔道、射擊、乒乓球、跆拳道、網球、鐵人三項、排球、手球等19個競賽項目,以及空手道、龍舟、圍棋、象棋、保齡球、定向運動、模型(航空)、毽球、足球、門球、舞龍舞獅、健身氣功等12個群眾項目。而為加強對全運會或殘特奧會參賽運動員的備戰支援,體育局將透過《全運會/殘特奧會爭光計劃》,為運動員提供全方位配套支援,助力運動員備戰及參加賽事。

 

       至於配合十五運及殘特奧會澳門賽區賽事的相關工作方面,在硬件配套上,體育局將提供轄下的體育設施作為比賽及訓練的場館,包括塔石體育館、澳門綜藝館、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及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室內館,而場館亦已經展開一系列的優化工程。而在宣傳方面,在體育局舉辦的大型國際體育活動、大眾體育活動及各體育設施均加入相關資訊及元素,向外界推廣及宣傳十五運及殘特奧會。

 

       委員會在會上亦聽取了有關大眾體育資源下沉社區工作的介紹。體育局表示,將持續舉辦涵蓋不同群體的多元化大眾康體活動,並將與社團合作,在社區內舉辦適合長者、親子及青少年、職工、殘疾人士等群體參與的運動體驗活動及康體比賽,並透過選擇針對性的活動地點,以及舉辦低門檻、富趣味性以及新興運動,吸引較少參與體育鍛鍊的人士參與運動。此外,透過豐富“體育健康諮詢站” “大眾康體日”活動內容,以及與社團合作舉辦“健康社區”體育推廣街站,提升居民進行體育鍛鍊的動機,營造社區體育氛圍。

 

       此外,體育局提到,為促進本地體育人員參與國際事務,以及提升本地裁判的專業性,以推動參與更多大型體育賽事的執法工作,提升澳門國際體壇的影響力,局方會主動定期向體育總會收集在國際體育聯會中擔任職務的總會人員和在國際賽事中擔任裁判的人員名單,為相關人員提供培訓課程,並全額支持有關經費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