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銀行國際業務佔比續升 對外資產突破2萬億 內地香港債權佔六成 一帶一路佈局深化

 

       澳門銀行業國際化進程持續,澳門金融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3月底,國際資產佔銀行體系總資產比重從去年12月的83.3%微升至83.7%,國際負債佔比則維持80.9%。其中,國際資產總額按季增1.3%20,340億元(澳門元,下同),反映跨境金融活動穩步擴張;對內地及香港的債權合計佔總對外資產64.1%,凸顯區域金融樞紐角色。

 

       對外資產季增1.9% 本地外幣資產收縮

      今年首季,澳門銀行國際資產總額突破2萬億關口,其中對外資產(跨境債權)按季增1.9%15,268億元,主要受外地非銀行貸款上升2%5,129億元帶動;本地外幣資產則微減0.5%5,072億元。國際負債總額同步增長0.8%19,654億元,惟結構分化明顯——對外負債(跨境債務)按季降1.2%10,005億元,而本地外幣負債則升2.9%9,649億元,主因特區政府及居民外幣存款增3.6%7,467億元。

 

       美元資產佔四成 人民幣份額穩增

      貨幣分佈方面,美元持續主導國際資產配置,佔比達40%,港元及人民幣分別佔31.9%22.4%;負債端港元比重最高(41.3%),美元及人民幣各佔34.6%19%。澳門元在國際資產及負債中的佔比仍低於1%,顯示跨境業務高度外幣化。值得關注的是,人民幣在國際資產中的份額較去年底提升0.5個百分點,反映「一帶一路」經貿往來對本幣結算的拉動。

 

      亞洲集中度逾九成 一帶一路債權佔12%

      區域佈局上,澳門銀行對外資產高度集中於亞洲,內地(39.8%)及香港(24.3%)合計佔比64.1%,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債權佔12.4%,較去年底擴張0.8個百分點;葡語國家債權佔0.6%,主要涉及巴西及安哥拉基建項目融資。負債端則以香港(46.2%)及內地(35.8%)為主要資金來源,兩地合計佔比逾八成,顯示澳門仍扮演中港資金中轉平台角色。

 

      業界分析指,隨着「深合區」跨境金融合作深化及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澳門國際資產規模有望持續增長,惟需平衡區域集中度風險,並加強與葡語國家的產融對接,鞏固「中葡金融服務平台」定位。